《再别康桥》优秀板书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的】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媒体设计】

  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播放黄磊朗诵带《再别康桥》。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