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解读

时间:2021-08-31

  导语:《再别康桥》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再别康桥》的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徐志摩

  【题解】

《再别康桥》解读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曾就读于沪江大学、北京大学,后留学欧美,1922年回国后,先后北京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等高校任教。他参加并发起新月社,为“新月诗社”的著名诗人。1925年主编《晨报副镌•诗刊》。1928年任《新月》杂志主编。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著有诗集《志摩的诗》、《裴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影响深远,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散文集有《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等,散文成就不亚于诗歌

  徐志摩早期诗歌多表现对资产阶级理想的向往与追求,也有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痛苦生活和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诗作。后期诗歌多表现理想破灭后的彷徨、感伤、空虚和颓废情绪。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一方面,他的诗语言清新,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另一方面,诗人主张艺术的诗,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

  本诗选自《中国新诗库》,长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