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中的经济(6)

时间:2021-08-31

  这样的均衡维持了一段时间后,村里的农民掌握了一种驯养叫猪的动物的技术,猪肉的口感和营养比粮食要好,大家无不喜欢这种食品。于是,大家又开始养殖猪用来提高生活水平。只是,由于猪要消耗一些粮食,同时也要投入一定的劳动,农民中一些生产效率较低的那些人,再怎么勤劳已经不能同时满足粮食吃饱衣服穿暖以及猪肉吃好,更谈不上有木马可乘,只能凭着自己对这几种消费品的偏好来进行取舍和兼顾了。但是一小部分生产效率较高的农民,既能同时满足粮、肉、衣服的需求,同时还有一定的剩余可能用来购买木马。

  工人们同样想过着有肉的生活,想找诸葛先生要求涨工资时,诸葛先生说了一大堆困难,并宽容的补充到,万一觉得在这里工作给你们觉得委屈了,可以不在这里干了,我绝不拖大家的后腿。这时,大家才突然想起,回去干什么啊,地没了,大家想过有米有肉有车又有衣穿的日子目的自然没达到。

  启示之一: 仅有消费品种类的增多并不能持续增加生产--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生产能力之后只是使大家具有了消费品的选择权,使大家能按照自己的偏好,选择最佳消费组合达到自己效用最大。

  没有生产力的进步,仅靠消费不能消除私有经济导致的过剩危机.

  相对于消费,存在生产能力短缺时。假设这时出现技术进步,比如说出现了拖拉机,如果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诸葛先生拥有生产技术,本来农民拥有拖拉机就会改善生活,但同样,因为诸葛先生的消费有限,农民能够给诸葛提供的产品被诸葛所不齿,而使农民不能得到能够改善生产力的拖拉机,使社会应该发生的进步受到阻碍。即使存在过剩生产力,如果该消费品被垄断生产,本可以被改善的生活不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