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索寓言》有感

时间:2021-08-31

读《伊索寓言》有感(15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伊索寓言》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伊索寓言》有感1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字是《伊索寓言》。我最喜欢书里《龟兔赛跑》的故事,故事里面有一只兔子和一只乌龟。兔子腿脚灵活,跑得快,人称“飞毛腿”;乌龟长得笨重,爬得慢。

  有一天,兔子和乌龟比赛谁跑得快。当兔子快跑到终点时,它回头看看乌龟,乌龟还在后面慢慢地爬。兔子想:乌龟爬得那么慢,一时半会儿肯定超不过我。我先在这里小睡一下吧。兔子睡着了,乌龟在赛道上慢吞吞地爬着。当兔子醒来时,乌龟已经到了终点。

  这个故事告诉我: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们班的王子骞同学有一次考试得了100分,老师夸他聪明。结果他骄傲了,上课不认真听讲,当天的作业写到一半就不写了,跟周围的人说话。第二天,老师检查作业,他只做对了两道题。老师说:“你这个混汤儿,一夸你就骄傲,跟《龟兔赛跑》里面那个小兔子似的,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伊索寓言》这本书里面有很多这样的好故事,每个故事都教给我一个道理。

读《伊索寓言》有感2

  过了几天,富人就开始吃喝嫖堵,把钱财都花掉了。不过他死前却在神像里藏了很多金币。

  他要死了,把儿子叫到身边,说:“你不要把神像卖掉,宁愿摔了也不要卖。”他的儿子以为父亲在说胡话,就没当回事。可他穷的不行了。家里只有这个神像值钱,就把他卖给了马夫。这个马夫把他放在家里。一年过去了,他仍然没有富裕起来。一气之下,马夫把神像摔了。这时,金币都出来了。他生气的说:“我尊敬你的时候,你却装模作样,我把你打碎了,你这时才知道来帮助我。”道理:想富裕,就要勤劳,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挣钱,才能富裕起来,不能靠别人。

  还有一个故事——《驴和马》,古时候,有一个国家总是发生战争,所以,人们家里都要养一匹战马,准备在战争的时候骑。

  一个年轻人,养了一匹非常好的战马和一头很普通的驴,战马每天都吃的很好。而驴天天干重活不说,吃的也不如战马。驴不明白,就问马:你为什么吃的好,还不用干活?而我一天天却很累?”“我也不知道主人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但我知道每一头驴都是要干重活的。”驴不说什么了。不几天,又要发起战争了。战场离这个年轻人家很近,年轻人骑着战马去打仗了。驴跑去看,他看见所有人都在打仗。这时候,他的主人被别人砍死了,马在他身边很难过。敌人看不过去,把马也砍死了。驴回到家,伤心极了,知道主人为什么对马这么好了,它也不计较了。

  安逸的生活的背后是时时刻刻都会发生危险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而忙碌的生活,看似艰苦但却可以平安无事。

读《伊索寓言》有感3

  记得小时候就常听老师和父母这样告诉我:从前哪,有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伊索。今天,我写完作业后,终于有时间看完了这本《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那些性格各异,喜好不同的飞禽走兽加以描绘,用来比喻形形色色的人,并通过它们揭示人间的真伪、善恶与美丑。在这么多篇寓言里,我最喜欢的是《看见狮子的狐狸》,讲的是有只狐狸从来没有见过狮子。有一天,它们终于遇上了。头一回见到这威武雄壮的庞然大物,狐狸可吓得要命,抱头鼠窜落荒而去。可巧它们又相遇了,虽然是第二次相会,狐狸的心里仍是七上八下恐慌不已,但比上次要好得多了。等到第三次相见时,狐狸竟信心十足地走上前去,哈啰哈啰地跟狮子闲聊起来。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一下子就说出这个寓言的道理:熟能生巧。想了想,觉得狐狸所代表的人物很像我。小学一、二年级时,我十分胆小,一上讲台就会两腿发软,四肢发抖,舌头发麻;三年级时,敢在台下发言了,但在台上仍然不敢说话;四年级时,我在台上口吐莲花,神态自若,赢得大家阵阵掌声;五年级时还得了个“英语口语比赛”一等奖。这说明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地去面对并想好解决问题的方法。

  还有一篇《苍蝇》的寓言:一只苍蝇掉进了汤锅里,就要被淹死了。他对自己说:“好哇,我已经吃饱了,喝足了,还洗了个澡,我死而无憾了。”苍蝇的话充分体现了它的自嘲精神,同时也告诉我们:当在一个新的环境且无法避免的时候,也可以试着慢慢适应环境,融入环境。

  《伊索寓言》把一个个深奥的哲理用故事的方式浅显地表达出来,因此在古希腊,《伊索寓言》甚至是衡量一个人的知识的尺度。当时著名的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曾写过这样一句台词:“你连伊索寓言也没有熟读,可见你是多么无知的懒散。”这真是本好书。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今天,我把我以前的书都翻找出来,打算好好的看看,做做笔记。我找到一本《伊索寓言》,那是我上四年级时,爸爸妈妈给我买的,已经放了好长一段时间了。朋友们都说《伊索寓言》富有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现在正好有一本,我便迫不及待的翻读起来,我要先睹为快。

  在《伊索寓言》中,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来自于生活,大部分以动物为主人公,极少部分以神或人做主人公。各个故事都富涵哲理,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许多寓言中,我最喜欢的寓言是《磨坊主和儿子与驴》。

  这则寓言讲的是有个磨坊主和他的儿子一起赶着他们的驴子,到邻近的市场上去卖。他们走了一会儿,看见了一些聚集在井边谈笑的妇女。其中有一个女人说:“看,多奇怪的人,有驴子不骑,却要走路。”磨坊主听到此话,就让儿子骑上驴子。走了不久,有一个老头说:“你们看看,懒惰的孩子骑着驴,而他年迈的老父亲却要行走。下来,你这小家伙!”年老的磨坊主便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上去。没走出多远,又来了一群妇女和孩子,几个大人说:“你个无用的老头,怎么可以自己骑在驴子上,让那可怜的孩子跑的一点儿力气都没有啦?”没有主见的老磨坊主听了,立刻让自己的儿子也骑上驴子。快到市场时,一个市民看见了他们便问:“朋友,请问,这是你们自己的驴子吗?”老人说:“是的。”那人说:“从你们一起骑驴的情形来看,你们两个骑驴子,还不如你们两个台驴子呢。”老磨房听了,便和儿子一起把驴子的腿捆,用一根木棍将驴子抬上肩向前走去。经过市场口,很多人来围观,取笑这父子俩。吵闹声和这种奇怪的摆弄是驴子很不高兴,他挣断了绳索和棍子,掉到河里去了。老磨坊又气又羞,连忙从小路跑回家去。

  读了这个故事以后,我知道了众口难调,如果想让所有的人都满意,最后可能会让所有的人都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