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意象浅析(2)

时间:2021-08-31

  《雨巷》意象浅析二

  诗中的雨巷是悠长而寂寥的:雨打油纸伞更增加了雨巷的寂寥。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的徘徊,更显得雨巷的悠长。“我”是个有理想追求的游子,希望逢着丁香一样的姑娘。可这位姑娘却偏偏是结着愁怨的。她是那么高雅,纯洁而又孤傲、忧郁。显得那么清晰而又遥远,可望而不可即。

  诗人表达了自己了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与找不到是相爱难理想的有效途径的苦闷与彷徨。诗人拿丁香来比喻姑娘显然寓有深意。丁香是美丽、高洁、孤独而不被别人欣赏的三位一体的象征。这里的“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具有双重的含义:一是实指,对美丽、高洁而又孤傲、忧郁的梦中情人的苦苦追求,却因种种环境的阻扰而难于相遇相亲,难于长相厮守,诗人所期待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那样的高洁,带着理想化的色彩,心灵是美的,外表是妩媚的。不过那样的姑娘实在太难找到。另一种是不可及的纯结理想的象征,姑娘就是抒情主人公的理想。姑娘出现了,但是像梦中飘过一样,只在面前一闪,转瞬消失了。理想虽然美好,但在颓败的现实中又显得遥远而渺茫。诗人就是这样表达了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念是徒劳的那种孤苦的心情。

  从诗的更深的象征性意蕴看。象征型文学重在寄寓某种意蕴,体现暗示性。姑娘的形象其实就是诗人自己的化身。他有美好的理想、信念,却在这一片潮湿、阴沉、颓败的环境中生存,没有同道者,没有欣赏着,是一种虽美好却又渺茫的彷徨的求索,因此在理想主义的期待面前,“我”总是困惑的、沉郁的,洋溢着一种气质性的悲剧感,通过蒙蒙的细雨和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圯的篱墙等环境的渲染和孤冷的内心独白的倾诉,和飘渺而又迷人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幻化意象叠加,深沉地表现出来。在古代你诗歌中从《诗经》到屈原的诗作,已经开创了以香花、美人来比喻象征自己的美德、理想或诗人本身的意象手法。这样的文学意象的作用在于启示人们透过意象表层去体味领悟更深的意蕴。  拓展阅读

  【背景简介】

  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和颓败的篱墙,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新的思想、新的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不可能成为现实。

  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