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意象探究(2)

时间:2021-08-31

  字词探究: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静默”,指安静,默默。突出“寂寥”的特点,而安静不讲话,则突出作者想找人倾诉心声而不得的伤感。

  “飘过”,则是为下文写“梦一般”的感受张本。最后,雨“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丁香姑娘的消逝,带走了作者的希望,更添惆怅与悲凉。

  然而,生命还得继续,找寻必须轮回。

  回环复沓的句子

  主要目的是营造“雨天寂巷”的特点,也有情感的强调。

  句式特点:

  例如第三节的诗,本来可以写成“她撑着油纸伞,/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但诗人这样写:“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这就在倒置中,重复强调了“彷徨”的印象。

  又如第五节的开头,诗人可以写成:“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像梦中飘过的/一枝丁香的”,但是诗人写的却是:“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边飘过这女郎”,这里,强调的是“梦”一般的朦胧和虚幻。

  我实在喜欢这首诗,但我也害怕读这首诗令人倍感无望的诗歌。

  意象赏析

  《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雨巷》朗诵视频

2.《雨巷》经典教学设计

3.《雨巷》教案设计

4.《雨巷》意象探究

5.《雨巷》教学设计范本

6.《雨巷》阅读赏析题及答案

7.《雨巷》阅读训练答案

8.戴望舒《雨巷》诗歌鉴赏

9.“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三次情变

10.戴望舒《雨巷》意象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