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的艺术魅力

时间:2021-08-31

  《雨巷》诗开头点明了诗的主旨是抒写诗人追寻的“希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雨巷》的艺术魅力。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雨巷》的艺术魅力

  《雨巷》通篇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风景画,借此营造出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 “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行走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中“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在艺术上,本诗也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它既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对于音乐美的追求。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全诗还回荡着一种流畅的节奏和旋律。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本诗有“四美”:

  一是诗的意境很美

  以“雨巷”为题,设计了一个独具匠心的环境。全诗以“我”在雨巷中彷徨为主线,在彷徨中,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整首诗渗透着哀怨、彷徨的情感,“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诗人好像积蓄了满肚子的忧愁,一开笔就倾泻出来,营造了忧愁的凄美的意境。而诗中的意象――油纸伞、雨巷、丁香、篱墙等,也都渲染着淡淡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