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教学的诗歌史意识(7)

时间:2021-08-31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彷徨”、“寂寥”、“希望”点出了诗人此时此地的心境,但不免失之抽象,如果把它们镶嵌在旧诗的格律框架内,很可能会被抽象成干瘪的符号。戴望舒毅然摈弃了旧诗格律,大胆地随情赋形,如一行三顿、行成断点、语词叠用、句式参差、大致押ang韵等等,使内容与形式呈现出相互借以生长的良好局面。譬如,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样的诗句,长句短切,无形中拉长了雨巷的距离,增强了“彷徨”在空间上的顿挫感和无尽感;“悠长”语词叠用,将时值相同的顿复沓化了,形成了诗句迟缓绵延的节奏,让“彷徨”在时间中持续盘旋、反复突围;由于上下分行,单字顿“又”成了行首,读起来韵尾绵远,有力地突出了雨巷的另一个特征――“寂寥”,也使“彷徨”有了某种孤绝感。显然,这般细腻、独异的彷徨感不是如“雨巷独彷徨”的旧诗形式所能表达的。

  然而,《雨巷》在格律实验上的个例式成功,会不会被普遍化、定型化,形成如新月诗派的豆腐干体、商籁体那样的雨巷体呢?好友杜衡是这样判断的:“望舒在诗歌底写作上差不多已经把头钻到一个新的圈套里去了,然而他见得到,而且来得及把已经钻进去的头缩回来。”(《望舒草・序》)其标志就是《我底记忆》的写作。如有兴趣,老师们不妨将此诗跟《雨巷》比照着讲,体会戴望舒在探索新诗格律化的进程中不断破――立――破的种种努力及其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