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随笔(2)

时间:2021-08-31

  《雨巷》随笔二

  《雨巷》是一首写得相当有情调的诗,读起来,让人印象深刻,画面感很强,同时也给予了读者无限的想象力。在诗的开头,“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勾勒出了一幅很优雅,很美妙,很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反应出了诗人的孤寂无聊。但是,一句“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哀怨的姑娘”这句的出现,体现了诗人的希望,也给了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特别是这样的姑娘和这样的雨巷结合在一起是多么地切合啊。雨巷是悠长悠长又寂寥的,姑娘是像丁香一样结着哀怨的。“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这样的姑娘多多少少都能够引起无数男子的兴趣和保护欲。诗中还写了诗人对丁香姑娘相遇的希冀。这样的天气,这样的雨巷,作者的心情也是相当低落的,而丁香姑娘的出现一定能够给他带来慰藉,能遇到一个能懂自己的人。诗人还是跟这个丁香姑娘相遇了,“她摸摸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起晚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这么短暂的相遇,诗人却是看得那么清晰,像梦一般的美妙。在诗的最后,诗人继而又重复了诗中开头的那一段,但是这次不一样的是他希望再次遇到这个丁香姑娘,把梦境变成现实。

  这首是一首现代诗,所以,姑且不讨论里面的押韵问题。这首诗的感情欺负都表现得很好,描写得也比较细腻。希望,相遇,相离,消失,再希望。因为这首诗也相当具有音乐美,读起来,神经很舒缓,带着淡淡的忧伤。诗中还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最明显地也莫过于把这个雨巷里的姑娘比作丁香花了。

  《雨巷》随笔三

  漫步江南,浓郁的水乡风格丛记忆中呼之欲出。

  小小的石桥,约摸几百年的悠悠历史,时光轮回,它只抿嘴笑着,悄眼望着坐卧身旁的深深小巷,它望着,笑着,叹着

  深巷亦静静的,如同睡梦中的少女,娴静且秀丽。

  步入小巷,抬眼望向天空,只见一长条蓝色,不正如桥下蜿蜒安宁的水流吗?

  踏着平底鞋的脚在巷中走着,伴随着清脆的足音,青石板看似无规则地铺在足下,却在不经意间有着别样的韵律美。

  巷,深不见底,左拐右绕,却让人情愿迷失其中。

  探头望着大娘家微启的小木门,门内别有洞天。

  小石台上赫然摆着数盆开得正艳的花,好不艳丽,小门旁则是一株秀挺的栀子树,朵朵小花点在枝间,甚为娇小,一些胆大的花儿更是越过低矮的墙头,探在墙外,缕缕幽香漫开。

  伸回脑袋,再走了下去,绕了一会儿,便拐进大叔的竹林,青翠欲滴的竹叶在空中刷刷作响,地上斑斑的阳光像是竹林小仙洒下的盈盈笑声。

  竹林中央是间精致的竹屋,圈着一圈低矮的篱笆。

  推开篱笆上开的一道小门,便置身在安静而又干净的院中。

  雨点不知何时酝酿好了,一丝一缕地飘下,在空中串成一串一串的珠链,连起来恰是随风摇摆的珠帘。

  撩起珠帘,在屋檐下站定,看雨丝飘下,看篱笆沉默,看竹树舞蹈,眼前一片朦胧,这便是所谓的烟雨吧。

  伸手好奇地接住小缕雨丝,凉凉的,痒痒的,只见手心留下小摊水痕。

  不觉倚着小门,闭上了眼

  梦中,是如烟的江南。

上一篇:雨巷的赏析 下一篇:雨巷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