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2)

时间:2021-08-31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2

  《鱼,我所欲也》(节选)(11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乙】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②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注释: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即:假如。③下人:迁就他人。)

  1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___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是:___

  ③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一:___ ④其弟子谏曰 其:___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②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21.阅读上面两篇短文,你是如何看待取和舍的?结合文章简要谈谈。(3分)

  答案:

19.(4分)①通“辨”,分辨 ②代词,这,这样 ③全 ④ 他的(每空1分,共4分)

20.(4分)

  ①用脚踩踏后给人吃,连乞丐也不屑于接受。(关键词“蹴尔”“与”,共2分)

  . 您喜欢吃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的鱼),为什么呢?(省略句,关键词“嗜”,共2分)

21.(3分)在利和义面前,我们要知轻重,明得失,晓利弊,舍利而取义。(围绕“舍利取义”作答即可)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 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面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故患有所不辟也

  B.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 乡为身死而不受

  D. 是亦不可已乎?

  2、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 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译文:这也不是可以的吗?这就叫做失去了他的天良。

  B.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译文: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C. 乡为身死而不受。译文: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D. 贤者能勿丧耳。译文:(只不过)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

  3、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

  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

  C.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不应为物欲所获而丧失本心。

  D.文中运用了不少排比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富于文采和气势。

  参考答案:

  1、D

  2、A

  3、A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4

  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问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①

  万钟则不辨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①有教材不分段。②有教材为“辩”。③有教材为逗号。④有教材为叹号。⑤有教材为逗号。⑥有教材为逗号。⑦有教材为“乡”。⑧有教材为冒号。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蹴尔而与之 蹴:____________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呼尔而与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及,到践踏(用脚踢;踢)(2)停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放弃;止)

  2.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吆喝着给他)。

  3.(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意对即可)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5

  阅读《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个文言文选段,回答后面问题。(15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①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蹴尔而与之( )(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3)所以动心忍性( )(4)困于心,衡于虑( )

  7.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

  ②

  9.选自《孟子》的两则文段,骈散结合,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甲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生死固为重要,但 更重要。乙文第一段则讲明了 的道理。(2分)

  10.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当面对诸如“生”与“义”、“忧患”与“安乐”的选择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失“本心”?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阅读答案:

  6.(1)用脚踢(2)为了(3)用这些来……(4)通横,阻塞,不顺畅

  7.D

  8.(1)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人的本性。

  (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忧患使人们谋求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就会让人萎靡死亡(关键词:是、已、本心、然后、生、死)

  9.人的尊严(骨气) 逆境造就人才

  10.示例:不失“本心”应该做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保持人的本性,去恶扬善,勤俭节约,居安思危。 如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们要挺身而出,捍卫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