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2)

时间:2021-08-31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4

  课内文言文,回答10~12题。(8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故不为苟得也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1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文: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

  12.结合选文的文体特点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2分)

  答:

  (二)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13~16题。(8分)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①之之谓义,由是而之②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③为仁孑孑④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节选自韩愈《原道》)

  【注释】①宜:合宜,恰切。《礼记·中庸》:“义者,宜也。”②之:往。③煦煦:和蔼可亲的样子。这里指小恩小惠。④孑孑(jié):谨小慎微的样子。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博爱之谓仁 (2)老子之小仁义

  14.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彼以 煦 煦 为 仁 孑 孑 为 义 其 小 之 也 则 宜。

  15.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译文:

  16.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道德”与自己所说的“道德”含义是否一致,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2分)

  答: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10.参考答案:(1)苟: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2)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每词1分,计2分)

  11.参考示例:(1)如果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什么不可以使用呢?(2)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每个句子2分,计4分)

  12

  .参考答案: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分析推理从正面立论(1分),确立论点: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1分)。(答出论证方法得1分,论点正确得1分,计2分)

  13.参考答案:(1)谓:叫作,称作。(2)小: 认为……小,轻视。(每词1分,计2分)

  14.参考答案:彼以 煦 煦 为 仁/ 孑 孑 为 义 /其 小 之 也 则 宜。(每断对一处得1分,计2分)

  15.参考答案:(好比)坐在井里看天的人,说天很小,其实天并不小。(大意正确即可,计2分)

  16.参考答案:不一致。理由是: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道德”是抛开了仁义而言,只是他一个人的说法(1分),而自己所说的“道德”是包括仁义,是天下人所共同承认的道德(1分)。(大意正确即可,计2分)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5

  阅读《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完成12-15题。(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

  【注释】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3)今谓人曰( ) (3)何故(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14.【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 这个比喻来阐述 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 ,其次论证了 ,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 的中心论点。(4分)

  15.【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2.患:祸患,灾难 是:这、这样 谓:对……说 故:缘故、原因

  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4分

  13.(1)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

  (2)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

  评分说明:关键词翻译正确,语句通顺,意同即可。每小题2分,共4分

  14.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取义 天下不如生命珍贵 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 每空1分

  15.“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1分,答到“正义、大义”均可得1分)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