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分段赏析(3)

时间:2021-08-31

  一箪(dān)食(sh),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得则死。【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豆:古代一种木质的盛食物的器具。则:就。弗:不。译文: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也。【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行道之人:行路的人。弗:不。蹴:用脚踢。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因轻视而不愿意接受的意思。译文:然而,(如果你)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饿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过去给人吃,就连乞丐也不愿意接受。】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高官厚禄。则:如果。辩:通“辧”。 何加:有什么益处。焉:语气助词,相当于“呢”。译文:高官厚禄如禄如果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那么,高官厚禄对我来说有什么好处呢!】为(w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wi):为了。介词读“wi”,动词读“wi”。奉:侍奉。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y),语气助词,吗。译文: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为了我所认识的贫困者感激我吗?】乡(xi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wi)之;【乡:通“向”,从前。译文:从前(为了大义)宁愿死亡都不接受,今天却为了美丽的宫室而接受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译文:从前(为了大义)宁愿死亡都不接受,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译文:从前为了大义宁愿死亡都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贫困者感激我而接受了。】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是:这,这种做法。已:停止。此之谓:这就叫做。本心:天性,天良,本性。译文: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