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和墨子贵义

时间:2021-08-31

  导语:《鱼我所欲也》和《墨子贵义》是家喻户晓的佳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鱼我所欲也》和《墨子贵义》,欢迎阅读!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23.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2分)

  ___通 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断子之手足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醉翁之意不在酒 或以钱币乞之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诲汝知之乎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投诸渤海之尾

  25.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26.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_________ 的观点,甲文则用___________ 论证了_________ 的观点。(3分)

  27.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