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余秋雨现象”中看《文化苦旅》之“旅”(4)

时间:2021-08-31

  第三点,我想谈谈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总是用同样的语言反复弹奏,透露出一种文人气十足的颓废基调。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余秋雨写到:“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长期的渲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是我无端的感叹,无端的喟叹,常常像傻瓜一样的木然伫立着,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读完此句,仿佛整个历史都必须由文人承载起来,而文人在这种历史重压中又不堪负荷,也许抚摸历史的伤口,会产生一种心灵的焦灼,但是真的很“苦”吗?感伤是可以有,过多感伤就滥情了。翻开《文化苦旅》,感伤一直是贯穿全篇的基调。在《道士塔》中作者说:“被我拦住的车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初读此文,确实触到了同是中国人的我们的内心,对作者油然升起一种崇敬之情。但继续往后读,作者一如既往的感伤抒情,那种反复没有变调的深情倾诉就变得索然无味了。在《洞庭一角》中,似乎更加的悲观了。这些感伤语言实在不少,确实让我们心中荡起柔情的涟漪。但是到了《废墟》与《夜雨诗情》中,就让人尤为反感,读者被淹没在一堆极度忧伤,矛盾悱恻的语言中。哀怨、矛盾、纠结,目的在于多情的渲染自己的感伤情怀,传达自己内心的怅惘。凡事适可而止,多了也就没有意义了。

  合上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心中有两种感情鲜明的对立,那就是自身的感悟体会与文化名人经典著作之间的抗衡。诚然,存在即合理,《文化苦旅》备受推崇也许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文学不仅仅只是瞻仰,也并非随大流人云亦云,保持一份属于自己的合理判断的理智,仍然是很有必要的。《文化苦旅》之“旅”是作者之旅,更是召唤我们内心真实感触的心灵之旅。  参考文献:  [1] 余秋雨.余秋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11

  [2] 沙叶新.余秋雨散文[M].新民晚报,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