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三峡》教案设计(3)

时间:2021-08-31

 【总结】

  《三峡》绝非泛泛的文人游记,读罢《三峡》,心中的汹涌远非释卷便可以静息。三峡是美景,更是历史与理想、力量与激情的结合体。这片美景外国人不懂,也不可能懂,在千百年中历尽沧桑的三峡仅属于中华民族,这是只有我们才有的骄傲与狂放不羁。

  【问题】

  1.比较余秋雨与李白、郦道元三峡十五年的主要异同点。

  答:共同处都写到了三峡山水的奇伟。

  李诗的重点是借景抒情,抒发自己遇赦东返时无比轻快的心情。

  郦文意在写实说明,重点描写三峡隐天蔽日的地貌特征和四季景观的主要特色。

  余文主要在阐发由三峡的文化景观、自然景观引起的关于社会历史、人类精神、民族精神方面的思考。包括对诗情、和平、壮美、柔美、冲击世俗的无畏精神和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种种精神萎缩现象的批判和忧虑。

  2.余秋雨文中的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答:A.主要是利用它们之间的某种相似点,通过联想、想象、明喻、暗喻等巧妙地不露痕迹地把它们沟通起来。如把江流滔滔声比喻为不绝的争辩声。B.主要运用了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的借代手法。如以刘备们的马蹄代替战马、战火、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