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都江堰》的个性特征(2)

时间:2021-08-31

  3、选材的生活化与广泛性。

  在诗歌、戏剧、小说、散文这四大文学样式中,散文的题材范围十分广泛。可以谈天说在也可以涉及天上人间,古今中外等内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理,都可以作为散文的写作对象,从而激发起作者主观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创作的感悟。作者所游览的都江堰,大约兴建于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31年。战国秦昭王在位时,蜀郡守李冰领导当地人民完成了这一巨大工程的建设。这项工程完成后,不但能够防洪和灌溉,还为当地人民运输木材提供了便利条件。《华阳国志》在评价这一工程时称赞说,自从修建了都江堰,川西平原就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了。

  作者游览都江堰,运用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及人文地理知识,把它与长城作对比,“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地球留下了人类意志力的骄傲,”这正是长城的伟大之处。相比之下,都江堰“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流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通过对比,突出体现了水利工程都江堰历史更悠久,为民造福更直接,发挥作用的时间更长久,今天仍然和最初那样有价值的四个审美特征。

  作者选取有关都江堰的建造者,都江堰周围的山、水及李冰父子的形象等作为写作素材,展示李冰父子精通水利、造福于民的高贵品质,弘扬了人民公仆的思想美德。实实在在的历史事实,眼前所再现的各种景象,无不成为作者写作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