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无争议陷阱》阅读答案(2)

时间:2021-08-31

  对这一切,正常的社会都应该理解和容忍。不能设想一切创新者都是温良恭俭让的完人和圣人。据我观察,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完人是几乎不可能有任何创新的。如果说,对所有创新项目略有争议是可以的,但对创新者的人品却绝对不要争议,因为没有争议的理由。如果老是去争议创新者的人品、习性、性格,那么,中外文化史上那些可爱的人一个也不可能留存。

  我们真正要防范的是什么人?要防范的是以“争议”为名目来扼杀创造者的人。在现在中国社会上,这样的人的总数很大,他们是勤恳工作人的百倍,是创造者的百倍。有人说真正的比例可能比这个更大。很奇怪,他们制造了一个个可“争议”的人物,但是自己却避开了“争议”。他们自己就成了洞察一切的评判者,只等待着一切被他们“争议”了的创造者投去求饶的目光。

  (节选自凤凰卫视《秋雨时分》,有删改)

  1、脑瘫诗人余秀华被社会广泛关注后,有人指责她的作品品味不高,缺乏艺术性;有人质疑她的作品是为了迎合社会流俗,只为赚人眼泪。请结合文意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6分)

  2、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3、为什么说“‘有争议’是一个褒义词,‘无争议’是一个贬义词”?(6分)  【参考答案】

  1、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1)国民的心理习惯中固有的“无争议陷阱”,人们习惯用陈旧的、世俗的、平庸的思维标准评议余秀华的作品。(2)余秀华其人其作品本身的不完美,她的创作也并不遵循世俗的规范,这让人觉得难以接受,社会也缺乏理解与包容。(3)现今中国社会上有为数很多的小人,他们常以“争议”为名来扼杀余秀华这样的创新者,制造争议人物,自己却避开争议。(每点2分)  2、1)首先提出“无争议陷阱与创新意识最有抵触”这一观点,并加以阐释;(2)接着从社会环境和创新者本身两个方面分析“无争议陷阱”存在的原因;(3)最后阐述如何正确地对待“创新者”,同时要防范那些制造陷阱的人。(每点2分)

  3、(1)有争议,说明该成果挑战了既有的规则,在争议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可以实现创新。(2)无争议,可能利用了权势,意味着没有进步的空间,或者本身缺乏创新。(每点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