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余秋雨散文看散文发展(2)

时间:2021-08-31

 思想的“新质”

  余秋雨散文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有着异常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这一组熠熠闪光的系列散文中,有两个“新质”尤为引人注目:“无疆”的行走文化和历史遗迹中的废墟文化。

  1“无疆”的行走文化

  “1985年我开始了我第一次自觉地‘行走’,我把它叫作‘田野作业’,我希望走向‘文化现场’,我认为只有通过生命的投入才能消除对文化的无知。”… 这种以行走为主体的文化行为最终引发了行走文化。余秋雨的足迹可谓遍及各地名胜,是什么驱使他流连于“苦旅”而乐此不疲呢?那就是山水问蕴藏着巨大文化魅力。余秋雨钟情山水,他更酷爱文化,他在山水和文化之间找到了美学的支点,也在山水和文化之间找到了表达自己生命情感的最佳方式。

  从孤独、悲凉的《道士塔》走到轻松、愉悦的《五城圮》,从祖先遗迹《白莲洞》走到现代的《牌坊》,从《寂寞天柱山》、《山峡》走到深情、伤感的《家住龙华》,作者风尘仆仆、行行止止,不只是劳苦了四肢筋骨,也有更为苦涩的感想,对生命与文化的感悟沉重又艰辛,真可谓是“文化苦旅”。当作者的脚步走遍了祖国的山川之后,却并未就此打住,反而行走的范围越来越广阔,思索文化的视角也越来越多样。

  从1999午9月到2000年1月,应凤凰卫视之邀,余秋雨进行了一次“千禧之旅”,考察了重要的古文明发祥地,几乎囊括了世界上全部重要的文明古国,这是一部被小心翼翼地保存的原生状态和粗糙状态的旅行日记,尽管没有充足的时间和优越的条件去“作”文章,但作者却依然执着于行走时的思索:希腊的悲剧在于别人可以借着它远年的辉煌而复兴,而它自己却一直没有复兴起来;埃及文明沉醉于自负的神秘;两河文明缺少深厚的人文基座;希伯来文明崇高而充满忧伤,坚韧而缺少空间;波斯文明只依靠个人崇拜;印度河恒河文明轻视生命…在荒山、沙漠中的艰难行途中,余秋雨常常是趴在车上或者蹲在路边,坚持每天一篇,确实不愧为又一次的“文化苦旅”。行走于文明的遗迹问的思索,带给读者的有神秘、图腾般的感动,更多的是对文明衰落的悲哀,同时,在离开祖国的情况下,带动读者重新认识遥远的中华文明。   2000年春天,余秋雨再应凤凰卫视之邀,历时数月,走过了欧洲26个国家、96座城市,避开繁华热闹之地,寻找古堡、神殿、陋巷、陵墓,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构思以及推陈出新的题材选择,涉及了欧洲文明的政治经济和历史人物的方方面面,引发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从亚洲走到欧洲,从古老走向现代,余秋雨的眼界越来越宽,脚步越行越健,万千气象纳入胸怀,运谋成篇,一百多万字的考察记述是一个用十余年的艰辛跋涉构筑起来的宏大的文化工程,展现了世纪之交一个中国学者的世界眼光。

  可以说余秋雨是在山水问巨大的文化魅力的深深吸引之下,走上了行走文化的不归路。正是在这无边的山水问的切身经历和感受,使余秋雨得以真正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与历史文化面对面的交流,获得了即便是坐拥书城也无法领悟的人生的真谛。这也使我想起了王充闾的《清风白水》,在山水遗迹问寻找民族精神家园的他与余秋雨一样,都禀赋着中国传统文人的山水情怀,而他们的行走又全然不同于时下流行的“旅游热”中的凡夫俗子,他们都肩负着沉重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希冀着在山水问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之发扬光大。

  2历史遗迹中的废墟文化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废墟”一词的定义是“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也就是说“废墟”是由天灾或人为破坏造成废弃的。与之相似的“遗迹”一词则解释为“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也就是说“遗迹”涵盖的范围更广,“废墟”则是其中更能反映千古兴废、沧海桑田的历史风云的剧烈变幻,更具感情化了的悲剧色彩和沧桑意味的部分,历史蕴含也因而浓度更高,分量更重。

  也许正是基于这一点,余秋雨在循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轨迹徜徉历史遗迹问的同时,更以史学家般的专注,将一份深沉凝重的人文关怀赋予了“废墟文化”。在他的笔下,那些洞窟、沙漠、边城、故垒就如一部部气势恢宏的历史题材影片,刀光剑影、江山易代、千古风流、终为黄土…余秋雨的散文所抒写的内容多与历史相关,然而却又绝不止于古。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好古激情,而是一种复杂的审美。博大的历史含量、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得废墟重新焕发青春,断壁残垣问弥漫的苍凉掩不住明辨千古兴废的哲思之光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浩然正气。

  《道士塔》中,余秋雨带领我们领略了孤寂、凄凉的洞窟遗迹,中华文化被王道士之流或粉刷掉,或被拱手以极低的价钱卖给外国人,或者被随手偷取,作为自己晋升的礼品。敦煌艺术宝库内珍贵资料大量被外国侵略者所盗,以致中国的敦煌学家为了进行研究,不得不从外国买回文献胶卷,此时,民族的巨大创伤、巨大悲剧深入了我们的骨髓。难得的是敦煌专家们没肯屈服于天命,没有颓废于废墟之中,而是铁板着脸,选择了终身研究敦煌文献。一次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一位日本学者用沉重的声调作了一个说明: “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从这一句外国人的话语里,我们似乎真切地感受到了悲壮,也从这种悲壮中看到了我们民族的希望,废墟带给我们巨大的民族创伤,同时也让我们坚定了民族振兴的信念,看到中国文化新生的希望。

  “千禧之旅”的第一站,余秋雨站在欧洲文明的两大源头之一的希腊文明面前,发出一声感慨:“哀希腊。”尽管希腊现在并未荒凉,可是眼前的景象让作者心头一沉,一直认为很神圣的希腊真正到了眼前却是那样平凡、陈旧、落魄、寒酸,既没有古典的痕迹,也没有现代都市的味道,最后,作者不得不感叹欧洲文明的悲哀,感叹人类的无知。“结果,总是野蛮的力量战胜腐酸,文化也就冤屈地跟着凋零,而跟着文化一起凋零的,总是历史上罕见的一段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