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余秋雨历史文化题材散文中的人文关怀(3)

时间:2021-08-31

  二

  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的修缮、开发与保护,对废墟的存与毁,抑或开发利用是余秋雨历史文化题材散文中的人文关怀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在他的笔下,当然是作者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一件件文物失窃,一处处古迹被毁,一笔又一笔文化遗产漂洋过海到了伦敦、巴黎、彼得堡、东京。“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人们不仅要问,中国的官员都到哪里去了?回答是:“中国是穷,……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品位。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就像用两枚针换一只鸡,一颗钮扣换一蓝青菜。”就这样: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地运到了国外。“住手!”“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也正是人微言轻,无官无职,一介书生,就算“匹夫有责”,也只好作罢。一味听任王道士之类面对暗乎乎的墩煌壁画“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也算抢救文化遗产,“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就有他们来吞吐了!时间走近20世纪末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物质文明了,国门也大开了,中国的老百姓、外国的老百姓都有钱了,旅游业也渐趋活跃,造访名胜古迹、历史文物,欣览名山大川,可谓开心至极!然而,旅游归来,静思默想,腰包里的票子全“观光”了,脑子里怎么也浮现不出那《西湖梦》、《白莲洞》和《阳关雪》,《白发苏州》更是模糊不清,“东方的威尼期”只是现代人的设想而已。“西湖给人以疏离感,……有一年夏天,我跳到湖水中游泳,独个游了长长一程,算是与它有了触肤之亲,湖水并不凉快,湖底也不深,却软绒绒地不能蹬脚,提醒人们这里有千年的淤积。上岸后一想,我是从宋代的一处胜迹下水,游到一位清人的遗宅终止的,于是,刚刚抚弄过的水波就立即被历史所抽象,几乎有点不真实了。它贮积了太多的朝代,于是变得没有朝代。它汇聚了太多的方位,于是也就失去了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虚幻,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盛大到了缥渺”。

  总之,作者边游、边想,游上岸后,想了又想,然后诉之笔端,算是给人们提个醒:有钱了,文物也应该好好保护一下,没人管的,派人管起来,该修缮的抓紧时间!旅游、开发、修缮、保护,这是我们祖宗留给我们的“荣耀”,也该好好珍惜一番了。翻阅余秋雨的历史文化题材的散文,字里行间无不充满着对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的关切、关怀,同时,也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护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正如作者在《废墟》中写道:

  “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忿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但是,收拾来的又不是前夜的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

  作者希望“让古代留几个脚印在现代”,“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走向民族崛起的未来,这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并无矛盾。“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相反,“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由此,我们看到作者提出的“废墟的留存”是以全体生命和无生命和谐共处为理想,批评了工业文明、物质丰富导致人对自然的、对历史古迹的背离和破坏。表面上看,是对“天人合一”这个古代哲学观念的回归,实际上是经过了否定之否定,对曾经否定了历史遗迹,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工业文明、城市文明扩张的谨慎审视,也是对人类大小群体共有共享的感情、记忆、文化、或文物失窃、古迹遭毁以及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伤痕作出深沉的、理智的回应。作者的深刻之处就在于把通常是面向过去的历史文化意识或历史文化情结置于现代文明精神结构的构成因素方面,反映了当前呼唤自然生态建设启发下对人类生态建设的关注,因而开拓了历史文化题材人文关怀的更加广阔的表现空间和更具有的与时俱进的自主创新意识。标立了后人审视历史文化、开发历史文化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