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的散文魅力

时间:2021-08-31

  曾经兴盛一时的散文创作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便陷入困境,这种困境一直到90年代以后才出现了复苏的景象。究其原因不难看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无疑成为催生这一时期散文重新焕发生机并获得重大突破的关键力量之一。

  余秋雨的散文魅力

  摘要: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都江堰》运用了比较、拟人等多种艺术手法和充满艺术魅力的灵动语言,造就了独特的“文化散文”风格,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关键词:《都江堰》;艺术手法;比较;语言灵动

  鲁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选用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都江堰》,这是一篇充满文化气息和语言魅力的文质兼美之作,值得一读再读,且读每一遍都余味无穷。

  一、 通篇用比,用意鲜明

  《都江堰》通篇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对比中鲜明地表现了事物的差别与特征,更体现了作者鲜明的用意。散文的第一部分全部用来把都江堰和长城进行对比。在今天长城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和观景价值,表现了“人类意志力的骄傲”,但通过对比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倾向。在散文的第一段,作者即用对比的手法开宗明义:“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这不仅因为都江堰的建造更为古老,“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像这样的古老还只是“激动人心”的序曲,紧接着,作者分别从规模、时空、社会功用等方面具体比较,“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至此,作者由衷地赞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接下来作者又从细微处进行比较,“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通过这一系列从宏观到微观的比较,勾勒出都江堰更为含蓄、更为沉稳、更为丰厚也更具亲和力的形象,就像一位用乳汁滋润大地却不求名利的默默的“乡间母亲”。

  散文的第二部分,一开头作者就把都江堰和葛洲坝与青城山作比,这里的用比看似随意,实则不然。“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还能怎么样?”“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看青城山。”在看似随意的比较中,作者实则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以突出后文由都江堰带来的强烈震撼,暗合了“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古语。在初步领受到都江堰水的魅力时,作者再次用比,把都江堰的水和海水进行比较,“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在比较中突显了都江堰水强悍的生命力和喧嚣咆哮的独有魅力。

  写水最终是为了写人。在散文的第三部分作者才让李冰出场。人物一出场作者立刻用比,“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而李冰,却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把李冰对政治含义的理解和热衷于官场的官僚作比,突显出李冰政治纲领的“冰清玉洁”。承接着前文和长城的比较,作者又很自然地把李冰和秦始皇进行对比,“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进一步表达李冰政治纲领的“冰清玉洁”。 接下来作者再次用长城作比,“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世世代代,大体是这样。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结果,它的历史也总显出超乎寻常的格调。”在此,余秋雨先生延续着他“文化散文”的一贯风格,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在散文中贯穿着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和思考,在历史与现实、现实与理想之间进行着富于时代意义的思想驰骋。

  散文的最后一部分,作者又一次把李冰和全人类作了一个大大的对比,“但是,人类总是缺乏自信,进进退退,走走停停,不停地自我耗损,又不断地为耗损而再耗损。结果,仅仅多了一点自信的李冰,倒成了人们心中的神。”在和人类缓慢前行的整个历史的对比中,突出表现了李冰“对自然力的驯服,”“干得多么爽利。”作者不由地感慨:“如果人类干什么事都这么爽利,地球早已是另一副模样。”――无尽感慨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