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洞庭一角》阅读答案(2)

时间:2021-08-31

  ⑸胸襟大了,洞庭湖小了。

  ⑹但是,洞庭湖没有这般小。

  ⑺范仲淹从洞庭湖讲到天下,还小吗?比之心胸狭隘的文人学子,他的气概确也令人惊叹,但他所说的天下,毕竟只是他胸中的天下。

  ⑻大一统的天下,再大也是小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于是,忧耶乐耶,也是丹墀金銮的有限度延伸,大不到哪里去。在这里,儒家的天下意识,比之于中国文化本来具有的宇宙,逼仄得多了。

  ⑼而洞庭湖,则是一个小小的宇宙。余秋雨《洞庭一角》阅读答案

  ⑽你看,正这么想着呢,范仲淹身后就闪出了吕洞宾。岳阳楼旁侧,躲着一座三醉亭,说是这位虑仙人老来这儿,弄弄鹤,喝喝酒,可借人们都不认识他,他便写下一首诗在岳阳楼上:“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他是唐人,题诗当然比范仲淹早。但范文一出,把他的行迹掩盖了,后人不平,另建三醉亭,祭祀这位道家始祖。若把范文、吕诗放在一起读,直是有点“秀才遇到兵”的味道,端庄与顽泼,执着与旷达,悲壮与滑稽,格格不入。但是,对着这么大个洞庭湖,难道就许范仲淹的朗声悲抒,就不许吕洞宾的先风道骨?中国文化,本不只是一种音符!(曾庆培荐)

  1.第四段中加点的“两层浪涛”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

  2.第三段中的“有趣的奇事”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

  3.读第五、六段,结合上下文分析:

  (1)作者为什么说:“洞庭湖没有这般小”?

  答:

  (2)作者先说“洞庭湖小了”,然后又说“洞庭湖没有这般小”。这样说是不是自相矛盾?为什么?  答:

  4.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范仲淹散文名篇《岳阳楼记》,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具体有哪些评价?请分条说明。

  答:  《洞庭一角》阅读答案

  1.一层是洞庭湖的波涛,一层是《岳阳楼》滚滚滔滔的文势。

  2.景观被写入文章后,文章又化作了景观,文化和自然互相生成。

  3.⑴因为洞庭湖在中国文化的意义的意义上讲,是一个小小的宇宙;儒家的“大一统的天下”与之相比,“逼仄”得多。

  ⑵不矛盾。因为说“洞庭湖小了”是将洞庭湖看成了一个湖,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相比,自然小了;而说“洞庭湖没有这般小”是将洞庭湖看成“一个小小的宇宙”,它与“大一统的天下”比,自然不“小”。

  4.①重新构建了岳阳楼;②写景语言讲究节奏,很有气势;③体现了作者广阔的胸襟;④能够让人们修身养性;⑤端庄,执着,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