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诗坛翘楚余光中(3)

时间:2021-08-31

  范我存的父亲范肖岩早年留法,是浙江大学教授。母亲孙静华在上海蚕丝公司工作。他们夫妇都很“前卫”,将女儿寄养在她南京的姨妈家,就读贵族学校明德女中。范我存九岁那年,父丧。抗战胜利后,余光中回到南京,在范我存的姨妈家两人初识。少男十七,少女十四,初次相识谈不上一见钟情,但双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范我存印象最深的是听姨妈说这位表哥人品好,学习好,又会绘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初识不久,范我存便收到余光中寄来的一份同人刊物,刊有余光中翻译拜伦的诗作。可笑的是余光中不知这位表妹的大名,在信封上写小名“范咪咪”收(此昵称延续至今)。范我存觉得有点突兀,朦胧中被表哥的文采倾倒。1948年,因时局动荡,范我存回到上海。俟余光中第二次逃难到沪,欲觅这位表妹时,范我存已随亲戚飞往台湾,失之交臂。直到1950年,余光中一家到台,才重续旧缘。那时范我存肺病刚愈,身材颀长如水仙般袅娜飘逸;余光中元气淋漓,风华正茂。台北、中坜两地相望,有点“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憾。共同的志趣与爱好催发了爱情的种子。刚开始双方家长不太欣赏此事,一个烦对方患过肺病,一个嫌对方有点书呆子气。余光中痴情,用小刀在自家枫树干上刻下“Y·L·M”(余、爱、咪三字的第一个字母),范我存也是“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余光中在翻译《凡高传》时,每译一章便寄给范我存誊写,正面是译文,反面是情书。两人合作珠联璧合,十分愉悦。他们携手划桨,终将爱情之舟驶达彼岸。相恋六年之后的1956年,他们携手走上红地毯。梁实秋等一批社会名流是他们婚宴的座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