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诗坛翘楚余光中

时间:2021-08-31

  【简介】

  资深文学编辑张昌华以大量的一手材料从多角度记录了大家学者们的为人与为文,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轶闻趣事,结成《走近大家》一书。本文节选自其中《诗坛翘楚余光中》一文,介绍了以《乡愁》闻名海内外的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趣闻轶事。

  余光中说他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年少气盛时他自诩右手写诗,左手为文。他将第一部散文集冠名为《左手的缪思》,以彰显诗为正果,文为副业,评论、翻译为余事,皆隶属“第三只手”;此外他还钟情于绘画、音乐以及天文、地理、历史,乃至人类整个文化,好一个“千手观音”。其著译林林总总排列案头犹如风光无限满亭星月。

  透视他的生活和家庭,亦可堪称星月满亭。

  余光中在思想上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他不烟不酒,一杯茶足矣,过的是清教徒式的生活。机械得连吃饭都上固定的餐馆,点菜都是千篇一律。他是当年办《文学杂志》的朋友中惟一一个不上牌桌的人。他不想见那些不必见的人,因为他既不求官,也不竞选。对有共同旨趣的朋友,他盛情接纳,在香港七年,他的家几近成为台湾会馆,人称“沙田孟尝君”。对话不投机者,则三句嫌多,道不同不与为谋。但他确实又是一位冷面热心者,很会善解人意,乐于提携有才情的朋友与后学。余光中文章写得好,人品又高尚,他晚年供职的高雄中山大学,校长把他当做镇校之宝,请他在运动衫、雨伞上题字,以赠来宾。而余光中自己“不喜欢在媒体上晃来晃去”,他是一位唯美主义者,追求心灵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