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不老心态

时间:2021-08-31

  一次,余光中参加新加坡华人时评文艺大赛并获得优胜奖,应邀去当地出席现场颁奖仪式活动。同时登台的30名获奖者中,除进入花甲之年、满头苍苍白发的余光中外,均属于朝气蓬勃的黑发青年。如此鲜明的对比之下,余光中自然显得不合群,给台下观众们一种英雄垂暮之感。

  当一位傲慢气盛的资深记者走上台,当众提问余光中此时是否觉得内心很不是滋味时,不料余光中不仅没有尴尬神色,反而一脸风趣地笑道:“一个人年轻时得奖,应该和年长者一同得,这表示他已经成名;而年长者得奖,则应该同年轻人一同得,这表示他尚未落伍而且雄心仍在。”

  有不老的心态,才有不老的诗人。

  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