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催魂铃》阅读答案(3)

时间:2021-08-31

  【注】①鱼雁:代指书信。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出自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刘十九,即刘禹锡。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电话的普及给作者带来诸多烦恼,相比之下,作者更喜欢单纯而宁静的生活环境。

  B.书信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通讯方式已经一去不返,作者对此充满遗憾和无奈。

  C.快节奏的生活也给匪徒的作案提供了方便,但他们难以逃脱电话电视的恢恢天网。

  D.作者对科学家探访遥远星球的设想难以认同,认为人类应与太空保持距离与神秘。

  E.本文语言典雅而流畅,也不乏风趣幽默,尤其是几处比喻句的运用更是形象贴切。

  11.本文表现手法多样,语言生动。请以第⑸段中画线句子为例,作简要赏析。(4分)

  书信之来,及门而止,然后便安详地躺在信箱里等你去取;哪像电话来时,穿堂入室,直捣你的心脏,真是迅铃不及掩耳。

  12.联系全文,回答文章标题“催魂铃”的含意。(6分)

  13.综合全文请简要回答“催魂铃”在文中的作用。(8分)  【参考答案】

  10.B、C

  11.这句话运用了比拟和对比的手法,(要点:“比拟”或“拟人”、“对比”),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书信安静舒缓和电话咄咄逼人的特点(要点:书信和电话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书信的喜爱,对电话的厌恶(要点:作者对书信或电话的态度)。

  12.“催魂铃”的含义是:电话铃常常突然而至(要点:突然),催人接听(要点:催人接听“)干扰了生活的宁静,令人惊恐不安(要点:干扰宁静或令人惊恐不安)。  13.在文中的作用是:以:催魂铃”为题目,醒目有趣,引起读者兴趣(要点:作文题目的作用);贯穿全文,首尾呼应,起到线索作用(要点:结构作用);借此表达了作者对电话铃声的厌恶(要点:表达的情感);表现了对现代社会生活中对喧闹浮躁的现象的批评。(要点:表达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