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身边的女人都爱他(4)

时间:2021-08-31

  怜香惜玉

  台湾作家陈幸蕙没有上过余光中的课,属私淑余光中的晚辈。从少女时代到现在,她一直是余光中的忠实读者,属“编外”女学士。在漫长的时光中,陈幸蕙总是通过作品和余光中亲近。她以读者的身份朝自己景仰的作家请教,而余光中又准时回信,这是余光中偏爱女生的又一铁证。

  陈幸蕙最早给余光中写信是1982年。那时,她出版了第二本散文集寄他指正。余光中以诲人不倦的精神导引一位文学青年,指出她创作中的盲点,也不断予以温煦的鼓舞与策励:余光中每次见到陈幸蕙,只见她总是笑得那样自在,说起话来也那样从容自信。对人间万事,好的她充分欣赏,不好的乃至坏的也尽可能给予宽容。当陈幸蕙出版第四本散文集《黎明心情》时,余光中为其作长序加以鼓励。陈幸蕙依据自己对余氏作品的积累和探讨,编著了诗赏析《悦读余光中》。

  在香港,余光中也有一小批崇余的“编外”女学士,如现任浸会大学助理教授的胡燕青,余光中一直鼓励她从事诗歌创作,而胡燕青也把余光中的作品当作范本学习,以至成了香港“余派”诗人之一。

  余光中不仅在台港任教时怜香惜玉,而且在国外授课时也对金发碧瞳女生呵护有加,如为她们取中文名字:栗发的是倪娃,金发的是文芭,金中带栗的是贾翠霞。美国女生比中国女生开放大方,主动又富侵略性,每次到余光中家里或办公室,就毫不客气的翻箱倒柜,对老师来自东方的私人用品很好奇,如翻出象牙筷,便调皮地夹每一样东西。还搜他的冰箱,戴他的雨帽,疯疯癫癫,嘻嘻哈哈,心中根本没有师道尊严这一条。而余光中也乐得跟她们聊天,戏称她们为疯水仙、希腊太妹。

  人如果缺乏情感,尤其是作为诗人而没有七情六欲和丰富的情感,对异性没有一点偏爱,那这个人很可能是不良导体,但太自作多情,又难免有损自己的形象.由于余光中对自己的感情有节制,所以他才能在学生中保持良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