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蕴涵着范仲淹崇高的政治境界

时间:2021-08-31

  导语:中国优秀的经典诗词歌赋和小说文学等数不胜数,读后都给人心灵启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岳阳楼记》蕴涵着范仲淹崇高的政治境界,希望大家喜欢,更多内容请浏览(www.010zaixian.com/wenxue)。

  范仲淹首先说明了作记的缘由是受朋友之托,接着写岳阳楼之大观,然后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有览物而悲者,有览物而喜者,最后则点明了《岳阳楼记》主旨。对上两段所写的两种览物之情——悲和喜——一概加以否定,表现了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就是“进亦忧,退亦忧”。难道就没有快乐的时候吗?有,但必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表达了作者伟大的胸怀和崇高的境界。范仲淹这种“先忧后乐”的精神,将是我们民族永远的精神财富。

  范仲淹的思想体系是孔孟所建立的“民本”政治观念。他讲求正气与仁义道德,主张改革和廉洁奉公。他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的人生哲学是积极的,对自己的修养是刻苦认真,严以律己。在《岳阳楼记》里,范仲淹首先描写了洞庭湖变幻莫测的奇观,并把天气的阴晴与游人的忧乐进行联系和对比。通过由景生情的过渡,把关注的焦点由景转移到情,进而用理性的眼光考察产生不同思想感情的根源,否定了常人注重个人荣辱得失的庸俗心态,然后通过歌颂古代圣贤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提出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标准,抒发了自己要继续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满腔豪情。从行文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范仲淹在政治上遭受重大挫折之后,丝毫没有苟且偷安或消极厌世的念头,以天下为己任的心胸丝毫没有动摇和改变,仍然情绪高昂,满怀越挫越勇、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