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课文内容概括

时间:2021-08-31

  1.第一段: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盛况,作记缘由.

  第二段:总写岳阳楼的大观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2.“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

  生动表现了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气势。

  3.第二段表明“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什么?景物特点怎样?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现了洞庭湖景象开阔而多变化的特点,渲染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4.表明洞庭湖的地理优势的句子是什么?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5.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什么?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有联系吗?

  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吻合:洞庭湖景色开阔,极有气势,这与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吻合。

  6.由景入情,领起下文的句子是什么?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7.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

  景色一:天气阴冷(阴);相关览物之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悲)

  景色二:春光明媚(晴);相关览物之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

  8.“宠辱偕忘”的“宠”和“辱”分别之什么?

  “宠”:提升;“辱”:降职。

  9.洞庭湖一带并没有虎和猿,怎样理解“虎啸猿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