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8)

时间:2021-08-31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写生字,会认生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及毁灭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重点难点】

  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哪些名胜古迹呢?(长江,西湖……)我们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观赏过波平如镜的西湖,登上过高大雄伟的万里长城,也领略过波澜壮阔的长江黄河。今天我要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圆明园。请看大屏幕。(哪位同学说说都有什么?是啊,断柱残垣)曾经这里也是金碧辉煌,这里也是风景优美,而如今只剩下断柱残垣,这里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讲述了英法联军烧毁了我们国家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三、昔日辉煌,自豪无比

  圆明园的辉煌: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什么说不可估量的损失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一找描写圆明园价值不可估量的相关句子。

  请你来说: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布局巧(众星拱月)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景观奇(有……也有……)同学们多么美的景色啊,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这种美的感觉。

  收藏丰(上自……下至……)20xx多年的珍宝汇聚于此,件件珍贵,美不胜收。

  四、惨遭毁灭,激发情感

  圆明园的毁灭:

  然而,这一切,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全部毁掉了。

  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下,要读出感情。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英法联军侵入……闯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行径?这是强盗的行径,这是对中国的一种蔑视和侮辱。他们还放了一把火,一把火后,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清幽淡雅的山乡村野没有了,珍贵的青铜玉器也没有了……有的只是一片灰烬。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这段课文,要读出对帝国主义的痛恨和对圆明园的毁灭的惋惜的情感。

  此刻,同学们,你有什么要问?是啊,当时的人们都去哪里了?为什么不把这把火扑灭?却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抢,看着他们夺,看着他们砸……因为当时我们国力衰弱,落后就要挨打。

  五、课堂练笔:

  同学们,抚今追昔,可能此时我们有很多话要说,假如你现在就站在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之下,你会想到什么?把你的感受写在本子上。

  是啊,一百多年过去了,往事并不如烟。圆明园里那些柱子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向我们控诉这段血泪史,让我们牢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六、课后作业:

  同学们,请课下在网上搜一搜《火烧圆明园》这部影片,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辉煌:布局巧、建筑美、收藏丰

  圆明园的毁灭:英法联军一把火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郊”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雨果曾经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圆明园为何受到如此的赞美?我们引以为傲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竟然变成了如今的废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了解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和遭受的苦难。

  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

  2、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词语。教师随机指导。

  3、小组内交流,运用词语造句,借以理解。

三、整体感知。(出示课件2)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阅读,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

  2、小组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课文。

  (1)针对第2自然段。

  ①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板书:举世闻名

  举世闻名,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这个词说明了圆明园是一座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的皇家园林。

  ②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弄清楚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进一步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分清哪里是“月”,哪里是“星”。

  (2)针对第3自然段。

  细读第3自然段,在网上搜集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板书:建筑风格

  ①圆明园中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课件4)

  A总写:

  板书:……有……也有……有……也有……

  B举例

  板书:如,海宁的……,苏州的……,杭州的……

  ②园中不仅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出示课件6)

  代表我们民族特色的建筑,课文列举了哪些?

  课文中没有介绍的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师总结: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不仅有金碧辉煌的殿堂,还有山乡村野。

  当我们走进这样宏伟、精美的圆明园,心中怎能不发出这样的赞叹: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期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板书:美----赞叹

  (3)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欣赏、赞美、自豪之情。

四、布置作业。(出示课件7)

  1、在网上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了解历史。

  2、继续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在圆明园前面填一个词。

  ________的圆明园

  (出示课件11)

  (举世闻名 金碧辉煌 诗情画意 建筑雄伟 万园之园……)

二、深入领悟。(出示课件12)

  1、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之情。

  2、这个自然段的结构是怎样的?好处是什么?

  生总结:这个自然段运用了总分的结构,第一句既是过渡句,又总领了全段。这样使段落结构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3、“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哪些?

  板书:历史文化---珍贵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运用时间顺序,点明圆明园收藏之丰富,同时也说明宝物之贵重,其价值不可估量。

  4、圆明园中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请大家看一下资料:(出示课件13)

  其价值难以估量。仅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20xx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元人民币。

  5、这些价值连城的“圆明园”中的文化瑰宝飘零在世界各地的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说一说。

  6、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就曾经在我们的圆明园中。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三、研读“毁灭”。(出示课件14)

  1、这“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为何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梦里呢?请同学们阅读第5自然段。

  2、 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第5自然段中出现的时间是1860年10月6日和10月18日、19日。10月6日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10月18日、19日写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两个时间点揭示了侵略者所犯罪行,令人发指。

  3、有感情地读一读让你感到愤慨、痛恨、痛惜的句子。

  重点感悟:(出示课件15)

  (1)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加点的词语体现出了什么?

  板书: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无耻

  (2)大火连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出示课件16)

  ①思考:圆明园中化成灰烬的是什么?

  (建筑艺术的精华 文化艺术的瑰宝 中华民族的尊严)

  ②圆明园就这样在三天的大火中化为灰烬,就这样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就这样只能浮现在我们的梦中。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我们华夏儿女的损失吗?

四、品读体味(出示课件17)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圆明园的损失巨大,无法估量

  (2)这一句中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板书:痛惜、痛恨、悲哀

五、感悟写法(出示课件18)

  这篇文章题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的篇幅却是描写昔日的辉煌,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

  (这样写可以说是匠心独运。课文以大量的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而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傲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这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热爱。)

六、小结。

  面对帝国主义的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振兴中华,自强不息,我们责无旁贷。

七、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

  2、预习《木笛》这一课。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1、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通过抓重点句子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让学生用不同方式的阅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恨、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自学来解决生字词、来把握课文的内容。同学们又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了整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3、 美中不足的是在学生课堂展示收集的资料的过程中,我的引导有不到位的地方,对部分应该深化的内容,没有深化到位。《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5

  一、出示圆明园整体示意图,感知圆明园规模的宏大。

  通过读课文,同学们已经初步知道了圆明园为什么被誉为“万园之园”。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课件出示圆明园整体示意图)

  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看到的圆明园,其他同学补充。

  圆明园到底有多大?(占地约350公顷)各自用熟知的建筑或场地类比一下。假设:一个教室约50平方米,圆明园就有70000个教室那么大。

二、欣赏圆明园局部景观,感知圆明园的辉煌。

  1、语言描述“金碧辉煌的宫殿”“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看谁描述得更细致,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2、分别展示“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安澜园”“狮子林”等的精美图片。你能找到哪些赞美之辞?(“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3、出示圆明园“国宝四首”(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图,赔以文字说明,师动情讲述“四首”的回国历程。小结:圆明园的文物价值由此可见一般。

  4、圆明园到底有多少这样的宝物呢?请看一段描述(课件出示有关资料)。

  再找一些词语来歌颂一下好吗?(叹为观止、难以置信、大开眼界、举世无双……)

  5、师激情小结:难怪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这样说过:即使是把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三、播放电影片段,认识侵略者的贪婪与疯狂。

  1、这样一座收藏着无数奇珍异宝、堪称当时世界之最的博物馆、艺术馆现在已经是灰飞湮灭了,只剩几根柱子。她是怎样毁于一旦的呢?请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2、播放电影片段,师生静静观看。

  3、同学们,看了电影,你有什么话说?尽情诉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同学们讲得真动情,真精彩。怎样才能把它永远留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呢?动笔练写。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5篇】相关文章:

1.《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设计

2.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案例

3.《圆明园的毁灭》原文及教学设计

4.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5.《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案

6.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7.《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设计

8.《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9.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