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说课稿(5)

时间:2021-08-31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说课稿7

  一、把握联系,领悟教材

  这是“注提实验教材”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行径的无比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圆明园是怎样一座园林,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二是强盗们肆意践踏毁坏圆明园的罪恶行径。通过一美一惨,爱恨交织,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课文内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等,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由读通课文到初步读懂课文,并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2、奠定情感基调,以情促读,从读中体悟语感。

  3、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中,我把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园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定为教学重点。把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定为教学的一个难点,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二、注重迁移,选择教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准备在"目标调控法"大前提下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文路,察感情,受感染,可以很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我在新授前,凭借课题、插图,让学生感其情,激发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2、半扶半放到大胆放手的方法:教育学告诉我们利用知识的类比繁华,以便在"训"的过程中扶放结合,让学生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在新授中我采用此法。

  3、以读代讲法:加强读的训练是当前语文科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训练。再说本文所叙的事与学生存在着时空差,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我把此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运用。

  4、以练促读法:根据高年级语文教学"读、讲、练"结合的特点。在剖析重点段后,我出示课后思考、练习,学生练习之后,再读课文,仔细体会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三、培养能力,指导学法。

  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由"学会"变成"会学",正如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教"。因此,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根据本教材的特点,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读、思、划、议、提(质疑)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运用"观察法"、"感情朗读法",体会中心思想。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质疑能力。

四、训练思维,优化程序

  第一环节,揭题导入,奠定情感基调。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说课稿8

  一 、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语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组共有四篇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圆明园的毁灭》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

二、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本篇课文的篇幅虽然不是很长,但是这篇课文涵盖的语文的知识点的训练却是包罗万象的。所以,为了让学生把课文学透,领悟课文的写作特点,我把课文分成三个课时来上: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大意,练习朗读课文,初步理解一些重点词语;第二课时通过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来感悟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第三课时是通过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感受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说说教学方法

  本课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读、思、议、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说说我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观教学,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这里我就针对我设计的第二课时说一说。

(一)、说学习要求

  知识点:

  1、理解 “举世闻名、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了解圆明园的辉煌。

  4、课后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

  难点:句子训练,感悟辉煌。

  拓展点:

  1、用“有……也有……;有……也有……”的句式训练说话。

  2、学习用一句话概括圆明园的特点,并用具体语句说一说。

  (这样设计,凸显教学训练的重点,合理地、创造地使用教材,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

(二)、说教学环节

  1、说导入:引言: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宝贵物质财富,也为祖国各地的城市留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多媒体出示北京故宫等各地景点图片),真是举不胜举。今天,老师还要向同学们介绍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景观,那就是圆明园。(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情境激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学习意境。)

  2、说学习内容

  (1)、通过学习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了解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布置格局、建筑特点、收藏的珍贵文物,感悟圆明园的辉煌。(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我随机出示图片,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圆明园昔日的景观。心理实验证明:任何视觉上的触摸产生的效果都远胜于文字的表述,因为它能更直接地将读者或观众带入情境之中,更容易令读者或观众产生共鸣。圆明园的瑰丽毕竟已成为过去,单凭文字要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生动的形象是比较困难的,课件中图景的直观再现更利于学生感受毁灭前圆明园的辉煌,丰富了他们感观上的认识,使得课本中的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立体起来,鲜活起来,还能帮助他们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词语,如“金碧辉煌”、“西洋景观”等,突破了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化语言。再进行想像说话,使全体学生入情入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圆明园的热爱之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2)、理解重点词语:通过课件图片的出示,联系上下文,结合实际,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理解词语,体会句子含义,感悟辉煌。

  (3)、句式训练:街道上开着一家一家的店铺,有( ),也有( );有( )也有( )。以此启发学生想象,训练学生说话。语文课堂的教学特点就是要凸显语言文字的训练。

  (4)、拓展:请学生先用一个词语来补充下面的句子,并用具体的语句说一说。

  出示课件:圆明园是一座( )的皇家园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第三、第四自然段的内容拓展说话,并启发学生用“我来读”或“我来说”为开头回答。)

  3、说小结:圆明园中,有这么多的宏伟建筑,有这么多的中外名胜,有这么多的历史文物,同学们,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它呢?(辉煌)是呀!当时的圆明园是多么地辉煌!

  4、说板书设计

  圆明园

  举世闻名 皇家园林

  殿堂 亭台楼阁

  “买卖街” 山乡村野

  辉煌

  民族建筑 西洋景观

  名人书画 奇珍异宝

  这样的板书设计,再现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既表现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又说明了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以上是我对《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所作的教学设计,我始终以“发展与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努力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鼓励创新思维。它最大的特点是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理解、感悟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说课稿范文(通用8篇)】相关文章:

1.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2.圆明园的毁灭 说课稿

3.《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4.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资料

5.《圆明园的毁灭》的说课稿

6.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7.圆明园的毁灭之说课稿

8.圆明园的毁灭教案(通用3篇)

9.《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