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小学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一】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难点是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我的教学设计的初衷是让学生在爱恨交织的情感下学完课文。大体思路是通过现实中的残壁断垣的圆明园导入课文第一段,接着以第一段为引子,即不可估量的损失说明圆明园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紧接着让学生找出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然后通过阅读二、三、四段找出人们给圆明园上述高度评价的原因,于是引出对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珍贵历史文物的研读。之后转入第五段“恨”的情感交流,最后让学生在爱恨交织的情感中有所思考: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给了我们哪些历史教训?

  实际上完课后,发现存在以下几点优点和不足:

  在圆明园美的研读中,学生能通过老师提供的文字图片资料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了美,但似乎和圆明园联系的并不紧密,因为那些资料尤其是图片资料都是生拉硬搬来的,毕竟圆明园早已被毁,所以本身我自己就不曾真正感叹过圆明园的辉煌。那么此处将重点放在假设里或许更好一点,比如,想象自己是当时的咸丰皇帝在嫔妃的簇拥下漫步于能工巧匠创造出来的风光秀丽的田野风光,看着稻浪滚滚,听着潺潺流水,闻着稻花飘香……也许这样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也能引导他们更好感受圆明园的美而不是空空的辉煌。

  在引导学生了解那一段屈辱的历史时,孩子们的恨是老师强加的,老师故作深沉,课堂反应比较积极的学生也会配合老师,但课堂上不免有孩子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来扫视这一切,于是他们会在这时窃笑。

  每一个环节学生都能随着老师的引导思考问题,回到问题,但教学设计仍然是按照老师的思路下来,对学生来说更多的是被牵着鼻子走,他们有时情感并未升华到老师设计的高度。所以,感觉环环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却未能做到环环相扣。

  造成这些的原因一方面是我自己对圆明园知之甚少我的授课思路严重受到教参和名家的影响,没有将其具体化,只是照葫芦画瓢,在演课而已。另一方面是学生更多的是偏重理性思想,任何事物只有先有了正确认识,才能生发出真挚的情感,否则就是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