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方案(5)

时间:2021-08-31

  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来指导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本教学过程以表格的形式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呈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并适时阐述教师在其实施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设计的意图。

  教学过程:下载

  教学过程

  流程环境设计教师行为学生行为组织形式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在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的基础上,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1.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

  2.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只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看了这段录象,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

  3.师帮助学生归纳三大学习主题。

  1.生汇报交流课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的圆明园的情况。

  2.看片段,情感体验。

  3.问一问:学生质疑: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为什么说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为什么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4.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情境。

  学生个体活动,师生互动1.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通过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强烈振动,迅速投入到与课文内容相应的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2.创设问题情景。质疑问难,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帮助梳理,最后确定为本课堂的三大学习主题,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以学定教",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网上学习

  自主探究

  提供网络资源

  网上自主学习

  1、同学们,在网上有课文内容。请大家先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如何围绕三大问题来写《圆明园的毁灭》的。

  2.在三大问题中,对哪个问题最感兴趣,可以从课文中找出相关段落细细地读,并通过网络去探究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