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古诗续写(2)

时间:2021-08-31

  《游子吟》古诗续写篇二:

  一首游子吟道尽了多少游子的心声啊!明天,儿子就要进京赶考了,在微弱的烛光下,可以清楚地看见皱纹已经爬遍了母亲那瘦瘦的脸庞,母亲眯着眼,筋脉突兀的手为儿子缝制衣服,每一针,每一线,都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期望和对儿子的深切疼爱。密密麻麻的针脚,使衣服更结实,更耐穿,更保暖些。母亲对儿子做的每一件事,都表现出母爱是多么伟大!

  母亲含着泪对儿子说:“儿啊,你寒窗苦读十年,这次一定要高中状元,光宗耀祖呀!”儿子一边翻着书,一边装出笑吟吟地说:“母亲,你对我的期望那么高,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母亲和蔼地说:“儿啊,母亲告诉你三条忠告,第一,永远不要走歪门邪道,歪门邪道可能会要了你的命;第二,永远不要对坏的事情好奇,否则也可能要了你的命;第三,永远不要在仇恨与痛苦的时候作决定,否则你一生都会后悔。”母亲接着说:“这里有一些干粮和衣服,我不在你身边,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呀,一路上要小心,早点回家。”儿子似乎感到母亲对自己的千般情,万般爱,顿时,嗓子里火辣辣的,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儿,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个状元回来,让母亲安享晚年。但是母子俩一想起明日即将分别,不禁又一次黯然泪下。

  《游子吟》古诗续写篇三:

  唐朝时候,距离京城很远的一个小村庄的一幢茅屋里,一盏昏暗的油灯下,一位母亲正在为他的儿子缝补衣服,他的儿子正在灯下读书。

  这个儿子就是孟郊,他就要进京赶考了,他的母亲正在为他缝制衣服,想到赶考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自己的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孟母全神贯注地为孩子缝衣服。她一针一线地缝补,不知用了多长的线,也不知道穿了多少针。孟母的眼睛不好,手上扎了好多细小的血孔,不停地出血,可她还是一刻不停地坚持缝衣服。这时,坐在一边的孟郊看见母亲流血的手指,忍不住上前劝道:“娘,您不要再为我缝衣服了!您教教我,还是让我自己缝衣服吧!”“那怎么能行呢?我为你缝衣服,就是怕你去京城的路上衣服破了,不好补,马上就要进京赶考了,你要好好准备学习的事情,怎么能这么轻易地浪费时间呢?”孟郊看见母亲千疮百孔的双手和布满血丝的双眼,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样的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