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游子吟解说(5)

时间:2021-08-31

  她不求回报。天下母亲,都是一样,只知付出,不求回报。她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孩子,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孩子,不求孩子这一生取得多少功名,不求孩子赚取多高的俸禄,只求他一生平平安安,能够吃饱穿暖,无助的时候,随时有家可归。

  孟郊一生,可以说不是成功的,他尝尽人间冷暖,深知人心险恶。他不是那些天生的英才,年少就深受赏识,游走于朝廷高官之间;他也不是那些出生显贵的贵族,凭借家族势力就能够仕途平稳。他是普通人,没能实现远大的仕途理想的普通人,所以他更看得懂母爱的悉心呵护,更感受到母亲倾尽全部的付出。

  也许人走的太高太远便无法看到最靠近自己身边的事物,名声大噪的诗人通常珍视友情,看重知音,古来无数的送别诗,大都送别挚友;思乡诗,大都思念整片故土。

  正是孟郊的平凡,成就了他。他没能走到高处,没有体会到“高处不胜寒”,所以他知人间冷暖。

  凡的人,最能引起平凡人的共鸣。

  诗人的心中,他自己就像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而母亲的关爱,是整个春天的明媚阳光。母亲这一生,将整个春天给了他,用尽自己一生来照亮他。这是多么无私而巨大的馈赠,诗人迷茫了,不知所措,他实在想不出,自己区区小草一般,要如何,才能报答母亲给自己的这一切呢?

  孟郊对于母亲发自肺腑的爱,都藏在这句话里。也无需多言,进行多余的慷慨抒情,母亲的爱,儿子尽自己所能也无法回报万一。

  真情总是搭载在平凡之上,越是华丽的语言,便越是浮夸,而朴素的、真挚的话语,最能体现最深沉的爱。

  游子对母亲的爱,多年藏在心底,今日灯下母亲劳作的身影,引发这一切感情喷薄而出。字字是真情,一字一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