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的赏析和诗意

时间:2021-08-31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对母亲的孝顺,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创作了数不胜数描述母亲伟大的名诗佳作。小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游子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游子吟》中的原文赏析与诗意,供大家了解这首歌颂母爱的诗。

游子吟的赏析和诗意

  《游子吟》原文: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诗意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游子吟》创作背景

  《游子吟》写在溧阳。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游子吟》赏析

  慈爱的母亲坐在昏暗的灯光里,为儿子孟郊缝着衣服,她左手拿着针,右手拿着线,慢慢的穿过针眼,打上一个结,便仔细的缝起来.这一针一线之中含着母亲对儿子的牵挂,担心,她担心害怕儿子迟迟不能回家,家中太贫穷了,没有钱去为儿子买绫罗绸缎,有的只是粗衣麻布.她一不小心,把手扎破了,流了很多很多的血.由于天快亮了,母亲顾不上疼痛,又拿起针线缝了起来.  夜深了,刺骨的寒风透过一快破布侵入屋内,使母亲不禁打了个寒颤,她站起身,垂了垂酸痛的被背,然后又坐下来接着缝.母亲一丝不苟地为将要离家的儿子缝补衣裳,生怕在外地没有人给他缝衣,树枝般枯黄的手上长满了老茧,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为儿子穿针引线,不时揉了揉眼睛,理了理头发,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憔悴与担忧.  早晨,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母亲彻夜未眠,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孟郊起来,含着泪说:“母亲,我要走了.您对儿子的爱,我永远也报答不了!”说着,跑到母亲面前,紧紧地搂着她……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1.《游子吟》考点透析

2.《游子吟》诗词鉴赏及作者个人作品

3.游子吟注释译文及赏析

4.古诗游子吟诗句

5.关于读游子吟有感400字

6.游子吟 孟郊ppt

7.《游子吟》--感恩的诗歌

8.《游子吟》全文解读以及翻译

9.《游子吟》教案设计优秀

10.幼儿园大班游子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