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观后感1500(3)

时间:2021-08-31

  篇三:人民的名义观后感1500

  说起《人民的名义》,可是最近炙手可热的一部电视剧,它的热度绝不亚于前一阵子热播的《三生》,不过与以往的题材不同,这是一部反腐题材的电视剧,而且是一部具有政治色彩的电视剧。能够博得如此多观众的青睐,不得不让我刮目相看,于是我也紧锣密鼓的进行了追剧,观后感如下: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以前两集的剧情为例,一位老实憨厚的处长,就职于国家部委某处,在那种国家级的大部委,一位处长恐怕也就是芝麻大的小官儿,和普通的公务员没有太大差距。这和他的穿着、生活环境倒是很匹配,衣着朴素,住在京城内的老旧小区,室内陈设简陋,每日骑自行车上下班,为了供儿子上补习班省吃俭用,日常晚餐也就是一碗炸酱面。工作的单位,也是几人共用的办公间,文件材料众多,但井井有条。在外人的眼里,此人是一个行事严谨、廉洁自律的好同志,不但跟“贪官”挨不上边,而且是那种应当胸前佩戴大红花上台受表彰的先进人物。然而,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当检察官将他往返于一所高档住宅放钱的视频播放给他时,这位处长一下子腿脚瘫软了。他用别人名字购买的高档住房,居然是用来存放赃款的,而且数额有两亿之多。这一剧情的逆转,既反映了办案检察官火眼金睛,反映出检察官背后的辛苦,这样确凿的证据,如果没有长期的蹲守,是很难取得的。涉事处长掩盖的如此之深,让观众咂舌,但也说明了那个道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整肃官场政治生态,是党中央的决心

  这部剧之所以能够通过审核上映,说明了党和政府敢于自曝家丑。不同于以往,此部局淋漓尽致的再现处官场上的陋习,比如讨论问题先说套话。以省委副书记向省委书记请示该不该抓捕涉案副市长一事为例,高副省长先长篇大论的队省委书记讲话如何精髓深远奉承了一番,最后才进入正题,导致嫌疑人出逃,抓捕贻误了时机。比如,领导讲话大而空。张口必讲政策好,而对工作开展没有针对性意见建议。再比如,各种请示汇报繁琐,每个层级的干部都不敢担当,见到问题绕着走。又比如,政府干部拉帮结派,各种派系自立山头等等。总之,这种官场政治生态的败坏,还第一次在影视剧里展现。党的会议以来,党中央针对政治生态治理,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从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到当前的“两学一做”,都是针对政治生态中各种问题下的药方,如今能够在影视剧中体现,也当真是显示出党中央对肃清党内政治环境的决心与信息。

  ——主流文化正在逐渐回归

  跟着《人民的名义》火起来的不仅是电视剧本身,也包括参演的许多演员,比如“李达康”(吴刚)、“侯亮平”(陆毅),这足以说明广大观众对高品质文艺作品的认同。之前,热映的许多影视作品,为了保持高位的收视率,经常大肆挥金请当红小鲜肉出演,以高颜值留住观众,总是让人感觉当今的文艺作品拼的是颜值,这是种可悲的现象。而《人民的名义》这部剧则拼的是剧本和演员的演技实力。如果说,只有身在体制内的官员们能看懂,这并不成功,然而能吸引更多的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就是这部剧的不同凡响。总之,观众能够关注政治,关注社会事实,能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主流文化积极向好的态势。

  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更多更好的影视作品应运而生,在丰富老百姓业余生活的同时,也能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