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

时间:2021-08-31

  石家庄市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二

  有朋友曾经问我:“爱国应从何做起?”看了中央二台的《开学第一课》,我知道了答案。

  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中,分别讲述了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爱是荣耀四个关于爱的故事。其中一位藏族老人的故事让大家颇受感动。这位名叫次仁曲珍的老人今年九十九岁了,自从西藏自治区成立那年政府给她一面五星红旗后,这位老人每天都要升国旗降国旗,以表达她对祖国的热爱。

  看过这个故事,我想不只是我,全国的孩子们都会被她的行为深深感动。的确,从我们古代的万里长城,到去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神七”升空,哪个不是祖国和人民的荣耀!红领巾,这是我们全国少年儿童的荣耀,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可是现在,我们的学校内,不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大有人在。大扫除中,红领巾甚至成为了同学手中的抹布!难道全体少先队员的荣耀,就是这么被尊重的?对荣耀的不尊重,又岂能是爱国的行为?

  战争年代,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是爱国;钱学森爷爷为了新中国的核事业从美国回到中国是爱国;袁隆平爷爷默默培育杂交水稻,造福亿万人们是爱国;藏族老大妈天天升国旗是爱国;我们少先队员天天佩戴红领巾是爱国;学校升国旗时我们面对五星红旗敬礼也是爱国;我们在车上给老人让座,为社会和谐出一份力也是爱国……

  爱国不是一句句空洞的口号,爱国是点点滴滴的行动,将对祖国的爱融汇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我们就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记住一句话:爱,让中国更美丽!美丽的中国让我们更可爱。

  石家庄市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三

  九月一号,我观看了石家庄生活频道的《开学第一课——石家庄生态文明普及课》。在“课堂上”,同学们针对石家庄的城市空气质量做了各种各样的发言:有的说居家周围的环境还不错;有的说比以前好多了;有的说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比起来差一些,比其它中等城市强一些;有的说居家周围环境吵杂;有的说人们随手丢废弃物,不文明;有的说居家周围的环境是工地,尘土飞扬,道路泥泞,这一点我感同深受,我上学的那段道路一遇到雨雪天,就非常泥泞,真是令人头痛……当谈到是否开窗通风时,大家各抒己见,归结为一句话:是否开窗通风取决于空气的质量。我感觉石家庄市近几年的空气质量确实改善了不少,我们能在城市的天空上看到小鸟了,我们城市的树木和绿地面积在不断地增加……当然,我们的城市环境也存在着某些不足,这有待于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接下来,石家庄环境监测站的李亚卿阿姨应邀给大家讲授了相关的环境知识,展示了检测空气质量的神秘仪器和相关的检测结果。想一想我们平时吸进肺部的空气居然在肺部沉积了那么多可怕的又黑又脏的微尘,真是恐怖!这让我们感到了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谈到保护环境,有的说要减少一次性使用,有的说要减少使用私家车,有的说要劝家长戒烟,还有的说要垃圾分类,回收废旧电池……我觉得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跟我们每天的生活紧密相连,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我们平时不好的生活习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低碳环保。维护城市环境,人人有责!

  “课堂上”,还插播了石家庄近几年环境改造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三年大变样期间,石家庄共搬迁企业48家,拆除水泥机立窑143座,拆除分散燃煤锅炉430台;今年,石家庄市又开展了“蓝天碧水”工程,进行了分散燃煤锅炉置换、建材行业粉尘污染综合治理、钢铁热电等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工地道路扬尘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市区餐饮单位燃煤污染治理、城郊燃煤改造、焚烧污染治理、重点区域生态绿化和大气污染控制示范区创建十大工程;今年年初,我市市区还有623台燃煤锅炉,截至8月30日,已拆除438台,完成年初确定的拆除剩余锅炉总数70%的任务目标;6月1日起,为进一步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省会主城区部分路段开出国留学网始禁止黄标车通行。这些工程措施的实施,有效改善了我们石家庄市的空气质量。这些措施的力度和所取得的成果说明我们的政府在环境改造和治理上的决心和信心。但是,正如李亚卿阿姨所说“改善环境不仅仅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也是全社会和每个人的职责”。我们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个人,都是环境的行为制造者和维护者,我们生存的环境和我们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维护环境是全社会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个人的责任!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