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观后感精选3篇(2)

时间:2021-08-31

  《人民的名义》播出伊始就引发了社会大讨论,有人惊呼剧中贪腐情节尺度太大,甚至参演该剧的演员胡静在看完剧本后都被剧本的情节惊出一身冷汗;有人则为剧中警察的“黑暗”形象打抱不平,认为“抹黑”了警察形象;而更多的人则为这部剧的写实性叫好,认为反映了现实生活,彰显了人民意志。

  其实,剧中的情节并非艺术夸张,而是真实地存在,譬如“小官巨贪”的典型赵德汉的原型是已落马的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被查后检察机关从他家查抄现金2亿多元,点钞机当场烧坏了4台。而现实生活中也的确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甚至与社会勾结,参与拆迁镇压群众的“黑警察”。剧中情节“大尺度”只因现实生活中官员的贪腐“尺度太大”,甚至比剧中还要恶劣,超出人们的想象。

  剧中贪官人物赵德汉出身农民家庭,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成长为国家干部,却利用手中权力大肆揽财,家中的现金堆积如山。落马后,他说“有了第一次就再也收不住手了”,这是无数贪官的犯罪的缩影;与赵德汉串通一气的京州省汉东市副市长丁义珍,在检察机关正要实施抓捕时接到密报迅速逃往美国。可逃亡生活并不如想象中那样逍遥自在,为了生存不得不去迪厅扫地,当他提出异议时,却被熟人的儿子打耳光。这些都是现实中腐朽官员活生生的写照!

  国家主席说过,腐朽问题不除,将亡党。腐朽问题有多么严重,我们党和民族的未来就有多危险。我们每一位党政领导干部都要从剧中反观自己,警示自己,有问题则赶紧悬崖勒马,无问题则继续严密死守廉政防线,始终铭记自己的人民公仆身份,要对得起党和人民的培养。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三

  最近一部叫做《人民的名义》的反腐剧正在热播。这部大尺度的“极现实主义”电视剧以摧古拉朽之势赢得了观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