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4)

时间:2021-08-31

  参考答案

  1.C

  2.D

  3.B

  4.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5.(1)向太后奏事的大臣,需隔着帘子汇报,使太后在帘子内听政,不能看到他们是谁。

  (2)我是老毛病犯了,马上就要好了,不值得让陛下担忧。

  【参考译文】

  仁宗即位,章献明肃太后遵奉遗诏暂且垂帘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各自想独自参见太后,(对于这件事)朝中没有人敢决定这个建议的。晏殊提出建议说:“向太后奏事的群臣,太后垂帘听取(即可),都不能见(太后的)面。”方案就决定下来。

  因为跟着皇帝驾临玉清昭应宫,随从拿着笏板来晚了,晏殊发怒,用笏板打那个人,把人家的牙齿打断了,御史弹劾晏殊,晏殊被罢官做了宣州知府。过了数月,改任应天府,延请范仲淹来教学生。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弃,(重新)兴办学校从晏殊开始。

  殊平时喜欢贤能之人,当世知名之人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自他的门下。等到他做了宰相,更加致力于推荐贤能之人,而范仲淹与韩琦、富弼都得到提拔重用,甚至官职做到了台阁,增加了当时的贤能人才。皇帝也下定决心,想凭借这些人才改革政治,可是那些小人权贵觉得没好处。晏殊让欧阳修出京担任河北都转运,谏官上奏说要把欧阳修留在京城任用,皇上没有答应。孙甫、蔡襄上奏说:“宸妃生下皇上做天下君主,可是晏殊曾经受诏命为宸妃墓写墓志铭,却隐瞒没有提到这件事。”又上奏批评晏殊役使官兵建筑出租房来谋求利益。因为这个原因,晏殊被降为工部尚书、颖州知府。可是,(实际上)晏殊是因为章献太后刚刚垂帘听政,所以,墓志铭里不敢提到;而他使用士兵,是当时辅臣例行的公开借用的情况,当时(的人)都因此认为不是晏殊的罪过。

  晏殊性情刚正俭朴,生活很简朴。多次管理州县,下属官吏很害怕他的急躁。晏殊善于识别人的品行和才能,富弼、杨察都是他的女婿。晏殊担任宰相兼枢密使,而富弼做副使,晏殊要辞去自己兼任的职务,皇帝下诏不答应,他就是这样被皇帝信任。晏殊文采富丽,使用时滔滔不绝,尤其擅长写诗歌。性情闲静淡雅,很有情思。晚年更爱好学习,不知疲倦。文集二百四十卷,以及选择编辑梁、陈以后著名大臣的著作,编为《集选》一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