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杨贵妃的荔枝之谜(2)

时间:2021-08-31

  暗香浮动的古道

  只要不剥开荔枝的外壳,完全闻不到这种色泽鲜艳的水果有什么味道。但是,在四川,有两条道路曾因杨贵妃的荔枝而变得闻名,这是两条古老的交通要道,它们曾经是这个内陆、四面俱山的省份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途径。今天,当你行走在这两条古道上,一旦想起杨贵妃热爱的荔枝就是从这里翻山越岭,抵达遥远的长安,你的眼前就会很快浮现出一幅驿马飞奔,马蹄翻飞的场景。

  杜甫流落四川期间,曾游历到今天宜宾一带,他在一次宴会上吃到了鲜荔枝,为此作诗说“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当时的宜宾称为戎州,其所辖区域远较今天的宜宾市范围大。在邻近戎州的州县中,居于其下游的合江是一个有2000年历史的古县,也是四川最重要的荔枝产地,而杨贵妃的荔枝,可能就是从这里运往长安的。杨贵妃乃四川人,其父曾在四川做过多年地方官,正是在四川吃过荔枝,杨贵妃才对荔枝念念不忘,以至于才有后来的唐玄宗为博美人一笑而不惜劳民伤财。

  合江荔枝中的名品有绛纱兰、带绿、陀缇等数种,此地为全世界最高纬度的荔枝集中生长区,果实成熟期比沿海的两广和福建晚两个多月,当沿海荔枝早已不见踪影时,这里的晚熟荔枝方才渐次成熟。

  合江地处长江之畔,历来为交通要道。当年,从这里摘下的荔枝,经由泸州、隆昌、资中、简阳,尔后抵成都,再由成都向北,也就进入了著名的古蜀道。李白曾感叹蜀道之难于上青天,还说“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其实这只是诗人的夸张之辞。历史上,从先秦起,虽有群山阻隔,但就在山与山的垭口间,有一条条联接起四川和陕西的秘密通道斗折蛇行。这条古老的道路从成都北上,经德阳、绵阳、梓潼,越过大小剑山,经广元棋盘关出川,然后沿着褒河过石门,越秦岭而达长安,为了杨贵妃心爱的荔枝,那些强壮的驿卒和驿马一站接一站地以每天250公里的速度飞奔,大约4到5天即可抵达长安。

  多年来,合江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荔枝保鲜法,据传说就是当年为杨贵妃运送荔枝而发明的:把刚摘下来的荔枝放进大竹筒内,再用湿泥把竹筒封上,这样便能以竹的生气使荔枝的保鲜期得以延长。在合江采访期间,我曾询问过从事了20多年荔枝研究的县农站工程师沈先生,得到了他的肯定答复。当然,至于这是否真的就是从唐朝流传至今的民间保鲜术,则有待考证。

  白居易《荔枝图序》中写道:“荔枝生巴峡间。”巴即今天的重庆,历史上一直属于四川,峡指三峡。当年白居易写作此文的南宾,即今天的石柱,就在重庆境内。这说明,重庆石柱一带,在唐代也是荔枝产地之一,虽然今天这些地方已很难找到荔枝的影子了。蔡襄认为,杨贵妃的荔枝就出自于四川涪州――即今重庆涪陵,而很长时间里,石柱都是涪陵下辖的一个县。

  从涪陵运往长安的荔枝,经行的是另一条古道,这条古道甚至因为杨贵妃运送过荔枝而被人改称荔枝道,其基本线路在明朝学者的著作中尚有明确标示,即涪陵―垫江―梁平―达州―通川―宣汉―魏家―通江―长石―镇巴―西乡―宁陕―长安。荔枝道全程约1000公里,其里程与合江到长安相差无几,费时也是四到五天。上个世纪50年代修建的210国道,就沿着古老的荔枝道行进在秦巴山地的崇山峻岭之间。在万源县所属的长石乡境内,有一棵高达10余米的古松,这棵挺立在荔枝道旁的大树,据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松树附近,曾是荔枝道上的一个古老驿站。许多年前,也许,当这棵松树还是幼苗时,那些剽悍的驿卒们,就骑在急如电光火石的驿马上,背负着一个君王给予他的美人的恩宠之物,急急忙忙地从古道上飞奔而过。这些驿马和驿卒,他们正在进行一场与保鲜期争分夺秒的接力赛。为了这色泽鲜红的小果实,这个叫大唐的帝国留下了它深刻而生动的背影

【追寻杨贵妃的荔枝之谜】相关文章:

1.杨贵妃的荔枝之谜

2.杨贵妃的下落之谜

3.杨贵妃下落之谜

4.美人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

5.杨贵妃流亡日本之谜

6.杨贵妃命殒马嵬驿之谜

7.荔枝古道将申请世遗 传为杨贵妃运荔枝修建

8.杨贵妃为安禄山洗澡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