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杨玉环投怀唐明皇其实并不心甘情愿(2)

时间:2021-08-31

  杨家这时自然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杨玉环的父亲杨玄琰,被封为一品太尉、齐国公;母亲封凉国夫人;叔叔玄珪封光禄卿。堂兄杨銛、杨锜等都做大官,杨钊后来当上了宰相。杨家人的府第修得富丽堂皇,耗资千万,修成后,如果发现别人家有比自己的宅院更阔气的,马上毁了重新再盖,一定要强过其他人的才罢休。虢国夫人因为和皇帝有一腿,更是骄横,谁家房子好,抢过来就住,倒是更省事。正如后来元稹《连昌宫词》中所写的:“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涂路中。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当时杨家的威风可着实非同一般,据说有一次,正月十五元宵之夜,杨家人夜游时,因与广平公主的随从争道发生了冲突,杨家的奴才居然挥鞭将公主打下马来,驸马程昌裔上去保护,也挨了好几鞭子。杨家的奴才居然连公主都打,可见已骄横到何等地步。所以《旧唐书》曰:“开元已来,豪贵雄盛,无如杨氏之比也。”由此也可以看到,杨贵妃本人在政治上的素质不高,她不懂得像长孙皇后一样劝诫皇帝,不要使自己的亲戚荣宠太过。正是这些外戚们的胡作非为,给杨贵妃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种子。《红楼梦》中薛宝钗说过一句气话:“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正是说明,杨国忠等人才是真正败坏国家的人。杨贵妃之死,和杨国忠等人干系甚大,假设没有他们,兵变时也不一定非要杀杨贵妃才罢休。

  对待杨家人尚且如此,对杨贵妃本人的娇宠就更不用说了,杨贵妃乘马时,高力士亲为执辔拿鞭,大家不要以为这有什么?高力士身为太监,本来就是侍侯人的嘛。要知道当时高力士地位极高,诸王公主都称高力士为阿翁。一般人别说让他侍侯,想侍侯他都不够资格。女人们都喜欢漂亮衣服,于是宫中专门给杨贵妃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多人,给贵妃雕刻熔造诸般金玉宝器的,又达数百人。不单宫中,外边的地方官们,也争先恐后地巴结贵妃,他们各显神通,召集能工巧匠作"奇器异服",献给杨贵妃,以求得升官。“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远在南国的荔枝,也有办法弄来新鲜的。只要杨贵妃高兴,唐玄宗总会想方设法地满足她,曾经打造过开元盛世的李隆基,现在把心思都花在她这样一个小女人身上,当然哄得她心花怒放,乐不思寿王瑁。  对于杨贵妃来说,几乎一切都有了,珍瑳美味、华服绫罗、金银珠宝在她的眼中早已经不稀罕。就算是驿马奔驰,不远千里送来的鲜荔枝恐怕也无法让她再有第一次品尝时的惊喜。于是李隆基又有了新花样,不但专宠于她,另外还称呼她为“娘子”,让她称自己为“三郎”,来模拟做一对民间夫妻。这就是所谓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对此《长恨歌传》中说得比较详细:“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上(李隆基)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好一个动人的浪漫片断。然而,对于这些,天真无知的杨玉环可能信之不疑,但对于李隆基来说,恐怕只是他让小美人高兴的一种手段罢了。马嵬之变时他的表现,就足以证明,他爱杨贵妃是有的,但更爱的是他自己,还有那至高无上的权力。相比这两样,在他心中的天平上,杨贵妃虽说素有丰满之称,但还是轻飘飘地没有半点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