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风伯 杨万里(2)

时间:2021-08-31

  “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这两句字面浅近,不难理解,“风伯啊,请你来喝一杯酒吧,何必这么凶巴巴的吓唬我这个老人家呢”。风实在是太大了,诗人干脆直接与风神对话,而且是劝风神来喝酒。意思是“如果风神你都喝了我的酒了,那就不会再这么折腾了吧?”以己度人,以为一杯酒就能摆平风神,实在是诗人异想天开的奇想;而且其态度、语气极为诚恳,称风神为“尔”,完全一副平起平坐、好说好商量的架势,哪里还是什么“通牒”!细细想来,真是不觉莞尔。

  既然诗人对风伯已经发出如此“通牒”了,那究竟有什么效果呢,这既是诗人关心的,恐怕也是读者非常关心的,到这里尾联自然而然就推出了。“端能为我霁威否?岸柳掉头荻摇手。” 霁威,收敛起威风,这里指风停或者风变小。风停了吗?诗人只看见岸柳在摇头,芦荻在摇手。诗人没有直接回答“霁威”与否,而是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含蓄而形象的表示虽然对风神发出了通牒,可风神并没买账,还是气势汹汹。全诗到此就戛然而止,可诗人的失望之情已然溢于言表,自嘲手段失效的同时也表现出些许幽默意味。

  自古以来,檄文的名篇不是没有,唐诗人骆宾王著名的“讨武瞾檄”就是;蹊径独辟,将寻常物事人格化的也有,韩愈的《祭鳄文》就是;可是将“檄文”写的这么温情、这么幽默、这么有风度,杨万里大概是独一份了。艺术最忌千人一面,杨万里及其“诚斋体”的价值,首先就在于这种“与众不同”。  知识扩展: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淳煕六年(1179)至十一年任职广东,发现惠、潮等州外皆无军营,将士皆居城中,遂奏请同意,在所有诸路乡间外砦盖造廨舍营房,不准士兵迁驻城内。在惠州先后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如《白鹤峰》、《游东坡故居》、《解舟惠州新桥》、《游丰湖》等,其中《游丰湖》是惠州西湖历代名诗之一:“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颍水及罗浮,东坡原是西湖长,不到罗浮便得休”。其人其诗在惠州影响很大,被祀于西湖畔的景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