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故居(2)

时间:2021-08-31

  主楼底层两侧有徐志摩家世、生平及思想和文学活动陈列,展示诗人短暂而绚丽多彩的一生。正厅、卧室、书房布置复原陈列,再现诗人的家境和生活场所。

  海宁硖石镇西河街17号为诗人徐志摩祖居。徐志摩(1897—1931),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徐氏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历来对他褒贬不一。徐氏一族,系出海盐花巷里,明正德年间迁居硖石,世代以经商兴家。至徐申如(徐志摩父),在镇上有丝行、酱园、钱庄等,并创办硖石电灯厂。这所大宅前临街市,有门厅堂楼四进,约建于清嘉道年间。大宅旧有慎思堂,“四开柱”、“金漆金光”,亦兼作货栈。1897年1月15日晨,徐志摩诞生于此宅第四进北厢楼。诗人在这里度过他的童年、少年,第一进北厢房即为当时读书处。这里的居民,都知道徐志摩,知道是个大诗人,有的并能说出“新月派诗人”。

  硖石镇干河街40号,向来被看作是诗人徐志摩的故居。这幢西式两层楼建于1926年秋,共20余间,有冷热水管、电灯、浴室。楼下的深黄印花地砖,是当年从德国进口的。1922年3月、徐氏与原配夫人张幼仪在德国柏林离婚,4年后和京华名妹陆小曼在北京结婚。诗人的“婚变”,当时在内不为老父所容,在外不为一般社会舆论所谅。他于是萌生“归隐”之念,于1926年11月16日偕新婚的陆小曼返回故乡,打算在这里度过隐居著书的生涯。但不足一个月,军阀的争战击毁了诗人月下伴美的隐士梦,仓促走避沪上。新居终未能挽住这位中国济慈的诗笔,徒然给后人留下了一段美丽的遐想。

  到海宁不用十分钟就可以找到徐志摩故居。徐志摩在海宁硖石镇的故居实际上有两处,一为老宅,一为新宅。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就降临在老宅第四进北厢楼里,徐志摩在老宅度过他的童年和少年约22个春秋。四百八十年前建造的老宅由于破旧不堪,于2001年被拆掉了。我们如今看到的这栋二层楼中西璧小洋房是1926年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前修建的新宅。有冷热水管、电灯、浴室等设备,这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无疑是一座令人侧目的豪宅。徐志摩称此为他的“爱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