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翻译(5)

时间:2021-08-31

  1927年秋泰戈尔从美、日回国时坐船路过上海,徐志摩特地到码头并上船看望泰戈尔。徐志摩对郁达夫说:“诗人老去,又遭了新时代的摈弃,他老人家的悲哀,正是孔子的悲哀。”原来,这次泰戈尔到美国、日本演讲受到一部分新人的排斥,心里不十分快活,并且因年老之故,在路上染了一场重病。

  1928年10月徐志摩应邀到印度拜会泰戈尔,参观了泰戈尔创办的国际大学并发表演讲。还参观了泰戈尔的农村建设基地桑迪尼基坦,观看了泰戈尔的钢笔画展览。关于泰戈尔创办的国际大学,徐志摩在光华大学任教时,曾对学生们说:“你们假若一旦到那边(指国际大学)住上一星期,你才会第一次感到宇宙万物的可爱,我们要回到自然界去,给Chuekoo讲话,与金丝雀一块儿跳跃……。”他还说:“田野、森林、山谷、湖、草地是我的课堂,云彩的变幻,晚霞的灿烂,星月的隐现,田野麦浪是我的功课,爆吼的松涛、鸟语、雷声是我的教师。”从中可以看出,徐志摩从罗素和泰戈尔身上继承了崇敬自然的思想。在访问印度时的一次集会上,徐志摩看到一个刻有“硖石西山公园茶室”字样的茶壶用黄绸供奉在明显的地方,他惊喜地说:“真是他乡遇故物了。”原来泰戈尔访华时,火车在硖石停留几分钟,徐志摩父亲徐申如特地在茶室泡好一壶好茶送到车上让泰戈尔喝,泰戈尔把它当作友谊的象征加以珍藏。

  1929年3月19日,泰戈尔去美国、日本讲学,并到上海作为私访看望徐志摩夫妇,徐志摩知道泰戈尔年迈多病见面机会不多,所以将家里的三楼布置成印式房间让泰戈尔住,但泰戈尔执意要住徐志摩的房间。这次泰戈尔送给徐志摩两件墨宝作为礼物,一件是在徐志摩一本纪念册上(题有胡适、闻一多、陈西滢、邵洵美、章士钊、俞平伯、杨杏佛等20多位名人的字画墨迹)用毛笔画了一幅水墨自画像,并用钢笔在右上角题了英文诗:“小山盼望变成一只小鸟,摆脱他那沉默的负担。”另一件礼物是用孟加拉语写的一首诗:“路上耽搁樱花谢了,好景白白过去了;但你不要感到不快,樱花在这里出现。”1929年6月11日,泰戈尔回国时又在徐志摩家住了两天。1930年泰戈尔访问上海时,把自己所穿的一件紫红色丝织印度长袍送给徐志摩留作纪念。不料这次竟成了永诀。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不幸遇难,年仅35岁。当年泰戈尔的年龄恰好是徐志摩的两倍:70岁。10年后,即1941年泰戈尔去世,享年80岁,在这10年时间里,泰戈尔一直怀念着他的中国朋友徐志摩。泰戈尔的助手、秘书恩厚之在1974年去世前也一直怀念老友徐志摩,他的达廷顿农庄一直保存着徐志摩当年送给他及夫人孩子的各种中国瓷器、玉石、印章、玩具等。  值得一提的是:1923年底,北京一些上层知识分子为了聚会的方便,徐志摩与梁启超、胡适、陈西滢、林长民、林语堂、张君劢、黄子美、丁文江、饶孟侃、张歆海、陈博生、丁西林、余上沅、凌叔华等在北京西单石虎胡同7号成立俱乐部时,根据徐志摩的提议,俱乐部定名“新月社”,因为泰戈尔出过一本诗集《新月》,后来徐志摩等人又创办了《新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