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 新月社(2)

时间:2021-08-31

  新月社创作

  状况比较复杂。前期,在《晨报·诗镌》上,闻一多发表了《文艺与爱国──纪念三·一八》、《死水》等文章和诗作,表现了反对封建军阀的爱国民主精神。《新月》月刊又发表了闻一多的传记文学《杜甫》、陈楚淮的独幕剧《药》等,具有忧国忧民和同情人民疾苦的情怀。然多数文学作品则缺少深厚的社会内容,而更注意艺术技巧和风格的追求。如沈从文、凌叔华的小说,饶孟侃、方令孺、卞之琳等人的诗歌。徐志摩在《新月》月刊发表的《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秋虫》、《西窗》,流露出资产阶级幻想破灭之后的迷惘心境和恐惧革命风暴的心理。新月社的诗人们努力推行新诗格律化运动,相信“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唯一的表现”,努力追求诗歌“新格式与新音节的发见”(徐志摩《诗刊弁言》),对于新诗格律化和艺术美的探求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时也带来了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弊病。新月社于1926年推行“国剧运动”,创办了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系,并在《晨报副刊》上开辟《剧刊》周刊,汇编了《国剧运动》一书,主张在新文学戏剧运动中借鉴传统的中国戏剧艺术。

  新月诗社是以诗歌创作、学术交流为主旨的互动团体,以新诗交流为主体并兼顾古典诗词及其它形式优美的文体。诗社取名来源于新诗重要流派新月派,除希望继承新诗前辈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大诗人遗志重振诗歌风采,更引借“新月”的含义,象征着上升、新生、幸福、吉祥、初始光亮、新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