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歌《乡村里的音籁》(2)

时间:2021-08-31

  第二天,我和爸爸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听爸爸给我讲他孩童时的故事,一起帮他寻找儿时的影子.看爸爸讲的绘声绘色,兴致勃勃,我突然对周围的一切有的新个看法和感觉.就在这时候,前面传来了几个孩子爽朗的笑声,这个笑声是我听过的最美的声音,仿佛失聪的人突然恢复了听力,心中受到强大的震撼.孩子们走近了,我看到他们纯真的笑脸,闭上眼睛静静的聆听......

  这天晚上,我睡的特别香,耳边蚊子在"嗡嗡"的哼着催眠的小曲;窗外田里青蛙在排练他们新的合唱曲目.天要亮了,大公鸡吹响了清脆的起床号角......天啊!我仿佛置身于音乐的海洋!

  回家的路上,我贪婪的呼吸着,这充满芳香的清新空气,耳边鸟儿的歌声伴我一路前行.

  音乐与人生关系密切,音乐与人的生存、成长,发展紧密相连.爱乐,是人的天性,对音乐的需要,是人的共性.其实音乐无处不在,人人都有音乐的耳朵,只是也许你还没有发现它.培养音乐的耳朵,先要学会体验和感受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这是我认为最关键的.一位老师说过:要爱护学生的音乐好奇心;要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让学生体验“乐(yue)”即是“乐(le)”.他所说的这三点,正是道出了,培养学生音乐耳朵的关键所在.但是要想让学生真正发现音乐的美好,要从乡村里的音籁听起.因为那是大自然的声音,是独一无二的完美“交响曲”.

  我每次上课前,总是让学生先静静地闭上眼睛倾听窗外的声音.虽然城市里没有大自然的美妙声音,可是我们也不能把他们一概而论的归为噪音,汽车的鸣笛声有什么听起来也很俏皮的.心中有美好的事物,有曼妙的音乐,那你就能拥有音乐的耳朵.用音乐的耳朵来聆听世界.  “我独自凭着船窗闲憩,静看着一河的波幻,静听着远近的音籁,又一度与童年的情景默契.

  这是清脆的稚儿的呼唤,田场上工作纷纭,竹篱边犬吠鸡鸣......

  这正是乡村里的音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