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 一棵树

时间:2021-08-31

  2008年,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国王学院,在剑河之滨的一块草地上,为中国诗人徐志摩立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的诗碑。这块诗碑,如今已成剑桥一景。

  镌刻诗句的石碑,被切出两个平面,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前两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和后两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被放在参差错落的两个平面上。

  这两个参差错落的平面或许是当作省略号,意在指出这相隔的4句诗之间还有很多字句,很多故事

  你知道这块石碑的故事吗?堪称世界级“牛”校的剑桥大学,为什么会给一位中国诗人立碑?昨天下午,促成此事的艾伦·麦克法兰教授做客徐志摩的母校——杭州高级中学,揭晓了这桩典故的谜底。你恐怕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起因竟然是一棵柳树!

  他从一棵柳树认识徐志摩

  艾伦·麦克法兰教授是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在剑桥大学任教长达34年。

  这位一头白发、面容和善的老人家,到杭高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这所高中为校友徐志摩立的诗碑。诗碑就在杭高教学楼前的草地上,碑上镌刻的诗句和剑桥大学的一模一样,就连碑的大小也相仿,像是双胞胎。老教授看了,不禁莞尔,兴致勃勃地与记者聊起自己与徐志摩的“相识”经过。

  “我知道徐志摩,是因为剑桥大学的一棵柳树。”老教授一本正经地说,“当时有人要移走那棵柳树,但有人反对。我很奇怪,这棵柳树为什么不能砍?后来才知道,有个中国诗人叫徐志摩,曾在剑桥大学写了一首关于剑桥的诗——《再别康桥》,这棵柳树正是诗里写到的那棵树。”

  之后,老教授来中国旅游,在长江边的一个小村庄吃饭,当地人问他从哪里来。教授答,剑桥大学。没想到周围的人异口同声说:“哦,就是徐志摩写《再别康桥》的地方!”老教授顿时觉得徐志摩很了不起,而且还让千里之外的人认识了剑桥。从那时起,他开始研究徐志摩了。“当然,我看的徐志摩诗歌是英文译本。”老教授微笑地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