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飞的理由赏析(3)

时间:2021-08-31

  胡适先生说徐志摩:“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因为“单纯信仰”,他拒绝一切太现实的东西,追求一种更完满、更超脱的人生。虽有时会显得耽于幻想,不切实际,但对美好事物热情、勇敢、执着的追求,却构成了他个性最动人的一面。他说,“不能在我生命里实现人之所以为人,我对不起自己;在为人的生活里不能实现我的之所以为我,我对不住生命。”也因此,他的人生才与众不同。

  我常常想,为什么诗人已逝去70多年,他的人生,他的爱情,总还是被人津津乐道,反复提及,人们到底要在他的爱情中感悟到什么?有人说,爱能让我们懂得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个高贵的人。我想是的,爱是人性中最神圣和最崇高最自由的情感,无论什么时候,爱总能给予我们一种超越于所有东西之外的永恒的感受,正如诗人他自己说的那样——“爱是实现生命的唯一途径”。

  在他死前的10个月,他发表了他最长的一首诗《爱的灵感》,这也是他最好的情诗之一,诗歌留下了预言式的“诗谶”,里面的诗句象是诗人对人间的诀别之辞:

  我就是光,轻灵的一球,

  往远处飞,往更远的飞;

  什么累赘,一切的烦愁,

  恩情,痛苦,怨,全都远了,

  现在我真正可以死了,

  我要你这样抱着我直到我去,

  直到我的眼再不睁开,

  直到我飞,飞,飞去太空,

  散成沙,散成光,散成风。

  “飞”是他的宿命,他至死保持飞翔的姿态。词人姚谦无疑是最懂得诗人的,于是在电视剧主题歌《飞的理由》里,他这样写道:  如果这个时候窗外有风

  我就有了飞的理由

  心中累积的悲伤和快乐

  你懂了,所以我自由;

  你不懂,所以我坠落……

  坠落的诗人,在文学史上却成了永久的彩虹,跨越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