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谈徐志摩》(4)

时间:2021-08-31

【注】《毒药》、《白旗》、《婴儿》均写于1924年9月底初载于同年10月5日《晨报·文学旬刊》,均署名徐志摩。

  (除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个人觉得这几首诗的风格多少受到了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影响,以下附上徐志摩对波德莱尔的评价)

  徐志摩《波特莱》①的散文

  “我们谁不曾,在志愿奢大的期间,梦想过一种诗的散文的奇迹,音乐的却没有节奏与韵,敏锐而脆响,正足以迹象性灵的抒情的动荡,沉思的迂回的轮廓,以及天良的俄然的激发?”波特莱(Charles Baudelaire)一辈子话说得不多,至少我们所能听见的不多,但他说出口的没有一句是废话。他不说废话因为他不说出口除了在他的意识里长到成熟琢磨得剔透的一些。他的话可以说没有一句不是从心灵里新鲜剖摘出来的。像是仙国里的花,他那新鲜,那光泽与香味,是长留不散的。在十九世纪的文学史上。一个沸洛贝②,一个华尔德裴特,一个波特莱,必得永远在后人的心里唤起一个沉郁,孤独,日夜在自剖的苦痛中求光亮者的意象——有如中古期的“圣士”们。但他们所追求的却不是虚玄的性理的真或超越的宗教的真。他们辛苦的对象是“性灵的抒情的动荡,沉思的迂回的轮廓,天良的俄然的激发”。本来人生深一义的意趣与价值还不是全得向我们深沉,幽玄的意识里去探检出来?

  ①波特莱,通译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诗人,著有《恶之华》、《散文诗集》等。

  ②佛洛贝,通译福楼拜<1821—1880),法国小说家.著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

  全在我们精微的完全的知觉到每一分时带给我们的特异的震动,在我们生命的纤维上留下的不可错误的微妙的印痕,追摹那一些瞬息转变如同雾里的山水的消息,是艺人们,不论用的是哪一种工具,最愉快亦最艰苦的工作。想象一支伊和灵弦琴①(the AeolianHarp)在松风中感受万籁的呼吸,同时也从自身灵敏的紧张上散放着不容模拟的妙音!不易,真是不易,这想用一种在定义上不能完美的工具来传达那些微妙的,几于神秘的踪迹一这困难竟比是想捉捕水波上的零星或是收集兰蕙的香息。果然要能成功,那还不是波特莱说的奇迹?

  但可奇的是奇迹亦竟有会发见的时候。你去波特莱的掌握间看,他还不是捕得了星磷的清辉,采得了兰蕙的异息?更可奇的是他给我们的是一种几于有实质的香与光。在他手掌间的事物,不论原来是如何的平凡,结果如同爱俪儿”的歌里说的:——

  Su“en a seaJchange Into something beautiful and strange.③

  ①伊和灵弦琴(Th‘Aeolian Harp),即风呜琴。

  ②爰俪儿.原名Arile.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中的精灵。

  ③这两行诗的大意为:“掉进大海——变成富丽而奇异的东西.”这里beautiful词有误,莎剧原文为rich.

  对穷苦表示同情不是平常的事,但有谁,除了波特莱作这样神化的文句:——

  Avez — vous quel quefois apercu des veuves sur ces bancs

  solitaires, des veuves pauvres? Qu’elles solent en deuil Ou non,

  il est {acUe de 1cs reconnaitre. D’ailleurs il y a toujours dans le deuil

  du pauvre que]que chOse qui manque, une absence d'harmonie qui le rend

  plus navrent Il est contralnT de lesiner fitly sa douleur.Le fiche porte

  Ia stenne au grand comppet.

  你有时不看到在冷静的街边坐着的寡妇们吗?她们或是穿着孝或是不,反正你一看就认识。况且就使她们是穿着孝,她们那穿法本身就有些不对劲,像少些什么似的,这神情使人看了更难受。她们在哀伤上也得省俭。有钱的孝也穿得是样。

  “她们在哀伤上也得省俭”——我们能想象更莹澈的同情,能想象更莹澈的文字吗?这是《恶之华》的作者;也是他,手拿着小物玩具在巴黎市街上分给穷苦的孩子们,望着他们“偷偷的跑开去,像是猫,它咬着了你给他的一点儿非得跑远远再吃去,生怕你给了又要反悔”

  ①The Poor Boy's Toy,即《穷孩子的玩具》

  ②这段法语的意思是;相处是多么艰难啊,我亲爱的天使,而思想又是多么难以交流,即使在相爱的人之间。

  ③嚣俄,通译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著有《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小说和《短歌集》、(惩罚集》等诗作.

  (TLePoorBoy' Toy)①也是他——坐在舒适的咖啡店里见着的是站在街上望着店里的“穷人的眼”

  (LesYeuxdespauvres)——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脸上显着疲乏长着灰色须的,一手拉着一个孩子,另一手抱着一个没有力气再走的小的——虽则在他身旁陪着说笑的是一个脸上有粉口里有香的美妇人,她的意思是要他叫店伙赶开这些苦人儿,瞪着大白眼看人多讨厌!

  Tant i1 est difficile de s'entendre,mom cher anger, ettant la pensee estm commumcable meme entre gens qui s'aiment

  ②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战栗(Anewthrill)。嚣俄③说,在八十年前是新的,到今天还是新的。爱默深①说:“一个时代的经验需要一种新的忏悔,这世界仿佛常在等候着它的诗人。”波特莱是十九世纪的忏悔者,正如卢骚是十八世纪的,丹德②是中古期的。他们是真的“灵魂的探险者”,起点是他们自身的意识,终点是一个时代全人类的性灵的总和。譬如飓风,发端许只是一片木叶的颤动,他们的也不过是一次偶然的心震,一些“bagate]leslaborieuses“③,但结果——谁能指点到最后一个进裂的浪花?自波特莱以来,更新的新鲜,不论在思想或文字上,当然是有过:麦雷④先生(LM.Murry)说普鲁斯德⑤(Marcel Proust)是二十世纪的一个新感性,比方说,但每一种新鲜的发见只使我们更讶异的辨认我们伟大的“前驱者”与“探险者”当时踪迹的辽远。他们的界碑竟许还远在我们到现在仍然望不见的天的那一方站着哪,谁知道!在每一颗新凝成的露珠里,星月存储着它们的光辉——我们怎么能不低头?

  一月十九日

  (原刊1929年3月《新月》第2卷第1期

  ①爰默深,通泽爱默生(1803 1888),美国散文作家、诗人。

  ②丹德,通译但丁(1265 1321),意大利诗人。著有(神曲》等。

  ③bagatellexlaborieuses,意为“费力而不足道的琐事”.

  ④麦雷,通译默里(1 889--1957),英国文学批评家、编辑、新闻记者

  ⑤苷鲁斯德,通译普鲁斯特(1871--1922),法国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