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歌雪花的意象(2)

时间:2021-08-31

  二、雪花意象的音韵美

  徐志摩虽对音乐没有深厚的研究,但他的诗歌却有极强的韵律美,诗中多用双声、叠词、反复等艺术手法使诗歌读起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诗中运用双声如“凄清”、“惆怅”等让音节变得和谐整齐。运用叠词如“翩翩”、“涓涓”、“盈盈”等,让雪花有了飘逸、灵动、可爱的感觉。

  雪花的飞扬是全诗的亮点之一,“飞扬,飞扬,飞扬”,“飞扬”的语音读起来是响亮的,“飞”的音节里有响亮的元音字母节“ei”,“扬”的音节里有响亮的的元音字母节“a”。“扬”的调值是“35”,调值起于中部“3”,结束于调值顶峰值“5”,“飞扬”读起来语音是清脆响亮,语调上扬的,飞扬响亮的的音节,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雪花的行动是跳跃、坚定、执着的。雪花的“飞扬,飞扬,飞扬”,这样一气呵成的连续三组音节,作者运用复沓,重章叠唱的手法,在这首200字的小诗里,飞扬两个音节,共出现了9次,共记18个音节,字数大约占总诗字数的十分之一,雪花跃动的灵性就历历在目了。雪花追求“她”的坚定的思想就表达的淋漓尽致了,恰似百转千回,产生了余音绕梁,袅绕不绝的效果。诗人十分巧妙地运用了词语的重迭、音组的停顿和反复拉长了诗的节奏,构成了一种回荡往返、摄人心魄的音乐旋律,让人陶醉在音乐美的享受里。雪花的快乐就有了极强的感染力。

  三、雪花意象的行动美

  雪花多次飞扬的身影,这飞扬是有思想支撑,雪花是有思想有方向的,“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你看,我有我的方向”。诗人徐志摩在他的《猛虎集》序文中写道:“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深沉的一片。”雪花极强的方向感,行动的执着与坚定,不断地回环往复的语言表达,表达了作者在追求爱、美、自由的道路上,他是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

  雪花追求的目标是“她”,她是谁呢?诗歌的主题具有模糊性、多义性的特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雪花追寻的她,也可以说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她。诗歌主题的多义和不确定,给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

  她“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她“住在清幽之处,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有柔波似的心胸。”她住在清幽的花园,花园是种植花木供人们游玩休息的场所,是人类对聚居场所的梦之追求,花园有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诗意的氛围。而她就住在那里。

  她身上的味道是朱砂梅的清香,朱砂梅为真梅系直脚梅类,枝条直伸或斜展,不下垂成拱形也不扭曲。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先叶开花,花蕾倒卵形,紫红色;花瓣紫红色,多层,多枚,疏叠,花萼绛紫色,香味较浓。雄蕊多枚,四射,花丝淡水红。新生小枝木质部深红色,枝内新生木质部呈淡紫红色,即人们所说的“骨里红”,这是朱砂梅最主要的特征。梅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有高洁的品质,有凌寒而放的傲骨之气,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

  她“有柔波似的心胸”,柔波也就是水,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诗中的她“有柔波似的心胸”,有水的智慧和胸襟。

  这个美丽的姑娘,她象征着什么?胡适之在《追忆志摩》中指出:“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新月》四卷一期《志摩纪念号》)。诗中的她可能是诗人心中的那个恋人,也可能是诗人对于自由的向往,对于美的追求。

  诗中的雪花是被诗人思想填充的雪花,被心灵洗涤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性的精灵。雪花从形态来说是美丽的,它翩翩地飘舞着,盈盈地粘住了“她”的衣襟,而“她”住在幽园,浑身散发着清香。诗人选取了美丽的物象雪花,融入自己爱与美的的情感,营造出美的诗意的氛围。雪花从对自然界的意义讲,“瑞雪兆丰年”,于是人们对它就多了几分喜爱。所以,当读者的脑海里浮现起雪花,溢满内心的,是爱的感觉。而这里又是快乐的雪花,那分喜悦的感觉就无以复加了。读者徜徉在美的世界里,由此可见,不管作者抒发什么样的情感,都要选取美的事物作为诗歌的意象,哪怕是作者的不解愁绪,也要让它“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读者才能得到美的熏陶,情感产生诗意的升华。徐志摩用他的双眼去发掘这世界更多的美好,创造更多美的意象,营造诗意美好的氛围,启迪、感染更多的读者。